第732章(2 / 2)
“《连山易》相传是伏羲氏所创造,开头的第一卦是艮。艮为山,因此《连山易》体现了远古时期人对山的崇拜,并且培养造就了三皇五帝这些懂得用完备品格统领天下的首领,开创了华夏历史的辉煌篇章。而《归藏易》则是大禹所创,是以坤卦开头。坤代表收藏,远古的人们,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产品开始有了剩余,所以需要收藏。相传《归藏易》得自于落水中的一头神龟,大禹治水之时,一只神龟身背洛书从洛水中爬出来献给大禹,大禹在总结归纳之后就成了《归藏易》,全书仅四千三百字。至于《周易》,我想就不必要说了吧,是周文王所创,因此提起《周易》就要提文王八卦,周易以乾卦为第一卦,以未济卦为最后一卦,未济是未完结,周而复始,周流不息的意思。”
秦小衿说的这些于飞都能理解,他只不过不知道《连山易》是伏羲所创,而《归藏易》是大禹所创而已。无论是伏羲还是大禹,亦或是周文王都是大名鼎鼎的了不起的人物,他们之间难道还有高下吗?
“易经中的文王八卦就是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改创的,但是事实上伏羲并不仅仅只有八卦,而是拥有十六卦!传说因为这十六卦泄露天机,被神明抹去了其中的一半,就连剩下的八卦的卦数都不全。周文王根据残缺的八卦进行修补,所成的八卦叫做后天八卦。而伏羲十六卦中的先天八卦早已经失传了。”秦小衿说道:“《周易》根据文王八卦进行演算,其完善度自然会大打折扣。而《连山易》则蕴含了伏羲氏的十六卦精髓,其高深程度根本就不是《周易》可以比拟的。”
“你是说《连山易》易才是易学正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于飞说道:“这一切都是你口述的,有什么证据吗?”
“于飞哥哥你真逗,你以为这是破案呢,还要证据。不过你要证据的话,我倒是可以随便说一条给你听。其实熟悉易经的人都能体会到文王八卦是不合理的。首先八卦之数,不如十六卦来的煌煌正大浑然天成。再说文王八卦的六十四变是两卦合成,这也讲不通,难道天人地之下又有个天人地不成?而且六十四变的卦辞中从来都是从下至上一爻一爻的解,从来没有分成上下两卦来解的呀(卦辞没有,象传有)。所以这六十四变不是八卦推演的,而是把十六卦拆成了六十四变,鱼龙混杂,真迹荡然无存。当然,也有可能不是《周易》的问题,而是后人在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谬误,像这样的著作差之毫厘,可定就谬以千里了。” ↑返回顶部↑
秦小衿说的这些于飞都能理解,他只不过不知道《连山易》是伏羲所创,而《归藏易》是大禹所创而已。无论是伏羲还是大禹,亦或是周文王都是大名鼎鼎的了不起的人物,他们之间难道还有高下吗?
“易经中的文王八卦就是周文王根据伏羲八卦改创的,但是事实上伏羲并不仅仅只有八卦,而是拥有十六卦!传说因为这十六卦泄露天机,被神明抹去了其中的一半,就连剩下的八卦的卦数都不全。周文王根据残缺的八卦进行修补,所成的八卦叫做后天八卦。而伏羲十六卦中的先天八卦早已经失传了。”秦小衿说道:“《周易》根据文王八卦进行演算,其完善度自然会大打折扣。而《连山易》则蕴含了伏羲氏的十六卦精髓,其高深程度根本就不是《周易》可以比拟的。”
“你是说《连山易》易才是易学正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于飞说道:“这一切都是你口述的,有什么证据吗?”
“于飞哥哥你真逗,你以为这是破案呢,还要证据。不过你要证据的话,我倒是可以随便说一条给你听。其实熟悉易经的人都能体会到文王八卦是不合理的。首先八卦之数,不如十六卦来的煌煌正大浑然天成。再说文王八卦的六十四变是两卦合成,这也讲不通,难道天人地之下又有个天人地不成?而且六十四变的卦辞中从来都是从下至上一爻一爻的解,从来没有分成上下两卦来解的呀(卦辞没有,象传有)。所以这六十四变不是八卦推演的,而是把十六卦拆成了六十四变,鱼龙混杂,真迹荡然无存。当然,也有可能不是《周易》的问题,而是后人在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谬误,像这样的著作差之毫厘,可定就谬以千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