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时间,与会者全部起立鼓掌,对于飞表示赞赏和感谢。

  这让于飞不由有些局促。

  这时,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者走到于飞的面前。

  “小伙子,年轻有为呀,我要代表我的老师感谢你呀。”老人伸出手说道。

  于飞一阵迷惑,心说你是谁呀,你的老师又是哪一位呀?

  看出于飞的疑惑,马尚都连忙上前一步介绍。

  老人名叫栾明贵,是《永乐大典》的研究专家。而他的老师则是大大有名的钱书钟!

  据栾明贵回忆,1972年的时候,钱书钟在“干校”的工棚中给予了他一个研究生命题,那就是花十年的时间研究和整理《永乐大典》!在钱书钟夫妻的指导下,栾明贵花了整整二十五年的时间,才最终研究出版了《永乐大典索引》一书。再此过程中,栾明贵甚至辞去了自己的工作。

  这让于飞非常佩服。他自己沉不下心来做学问,对于这些做学问的老一辈学者都非常尊重。

  “栾老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您这可是要折煞我的呀。”于飞连忙说道:“您和钱先生都是我敬佩的人,要说感谢也应该我感谢您呀。”

  圣彼得堡大学捐献之所以捐献这11本《永乐大典》,从根本上是因为中俄两国关系的升温。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等独联体需要寻求中国的支持。而这种善意也最终体现在经济、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

  而今天重点要讨论的便是我《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问题。

  一直以来对于《永乐大典》正本的下落存在以下五个推测:

  一是认为毁于清代的乾清宫大火。但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从历史记载来看,《永乐大典》从明代隆庆之后便消失了。因此清代是否还有《永乐大典》的正本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当然,除非是明清两代的皇帝、臣工都对此事秘而不宣。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