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2 / 2)
果然,马尚都一听于飞的话,也说道:“你小子问这个干什么?是不是又想去捡这个漏?我告诉你想都别想!全世界现在也只有400册左右,市场上流通的根本就没有!所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捐赠的这11册《永乐大典》才会显得如此的珍贵。至于你想在古玩市场上捡漏,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日本从三四十年代便开始在中国高价收购《永乐大典》副本,而且也确实收到了不少,基本上已经收完了。现在日本也是《永乐大典》收藏量最多的国家。所以有那个功夫去寻找《永乐大典》,你还不如去寻找其他一些国宝,说不定会有什么收获呢!”
马尚都是见识过于飞捡漏的本事的,以他的运气说不定还能获得什么珍贵的古玩呢!
日本!又是日本!于飞对这个国家可谓是讨厌透顶,它对中国的掠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事实,难以改变了。
不过,于飞还是惦记着自己手中的那本破书是不是《永乐大典》。因为书衣已经脱落了,所以他并不能判断。
第462章 多一册
“我说马哥,我就问你一句《永乐大典》长什么样,你看看你说了那么多话,都快赶上董叔了!”于飞郁闷的说道。
马尚都也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年好为人师,一不小心就说多了。便笑道:“《永乐大典》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的话就是高50.3厘米,宽30厘米。一册《永乐大典》大概在五十页左右,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翻开书发出淡淡书香,十分讲究和美观。书衣,哦,也就是封面是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书衣正面的左上方黏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永乐大典》四个字,字下方还有双行小字,说明这册书的卷数。右上方也黏有一个框,里面用墨笔题写这一册所属的韵目,又低一字注明这一册是该韵目的第几册。”
马尚都介绍的很详细,于飞大概想了一下,从尺寸上来说,倒是和自己的那本破书相吻合,但是那本书的书衣已经脱落了,光凭着尺寸也很难判定它就是《永乐大典》,说不定嘉靖时期印发的书都是那个尺寸呢。 ↑返回顶部↑
马尚都是见识过于飞捡漏的本事的,以他的运气说不定还能获得什么珍贵的古玩呢!
日本!又是日本!于飞对这个国家可谓是讨厌透顶,它对中国的掠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事实,难以改变了。
不过,于飞还是惦记着自己手中的那本破书是不是《永乐大典》。因为书衣已经脱落了,所以他并不能判断。
第462章 多一册
“我说马哥,我就问你一句《永乐大典》长什么样,你看看你说了那么多话,都快赶上董叔了!”于飞郁闷的说道。
马尚都也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年好为人师,一不小心就说多了。便笑道:“《永乐大典》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的话就是高50.3厘米,宽30厘米。一册《永乐大典》大概在五十页左右,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翻开书发出淡淡书香,十分讲究和美观。书衣,哦,也就是封面是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书衣正面的左上方黏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永乐大典》四个字,字下方还有双行小字,说明这册书的卷数。右上方也黏有一个框,里面用墨笔题写这一册所属的韵目,又低一字注明这一册是该韵目的第几册。”
马尚都介绍的很详细,于飞大概想了一下,从尺寸上来说,倒是和自己的那本破书相吻合,但是那本书的书衣已经脱落了,光凭着尺寸也很难判定它就是《永乐大典》,说不定嘉靖时期印发的书都是那个尺寸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