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4)
一年两季,一季花生或者玉米,一季小麦。
零零散散再种些芝麻、绿豆、红薯之类的,不卖钱,只自家吃。
青山镇紧靠楚省,水资源也算丰富。
早些年村里还大面积种过水稻,后来嫌麻烦也没人种了。
是真麻烦,育种、移秧、栽秧……生长期灌溉,收获期排水,晾晒土地……总之基本没闲的时候。
即使现在有水稻抛秧机和收割机,也没有人愿意再折腾,宁肯将水田荒着。
小麦和花生不同,非常省力,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
甚至收割以后都不用往家里拉,直接从地头开到镇上卖掉。
当然种庄稼是省力了,可也不怎么挣钱。
徐磊在村里了解过,种十几亩地,刨除各项成本后,一年能有一万块纯利润已经到天边,不抵外出打工两月。
就这……还是年景好的情况。
遇到暴雨连阴天,庄稼在地里弄不出来,出芽长毛发霉是常有的事儿。
也因此,村里年轻人大多不愿在家种地。
只有老人年纪大了,出门打工没人要,或者身体不好,才待在家里。照看孩子的同时,顺便种几亩地,也能有个收成。
徐燕说的没错,如果徐磊愿意出一千块钱一亩地承包,村里人绝大多数都会找上门。
↑返回顶部↑
零零散散再种些芝麻、绿豆、红薯之类的,不卖钱,只自家吃。
青山镇紧靠楚省,水资源也算丰富。
早些年村里还大面积种过水稻,后来嫌麻烦也没人种了。
是真麻烦,育种、移秧、栽秧……生长期灌溉,收获期排水,晾晒土地……总之基本没闲的时候。
即使现在有水稻抛秧机和收割机,也没有人愿意再折腾,宁肯将水田荒着。
小麦和花生不同,非常省力,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
甚至收割以后都不用往家里拉,直接从地头开到镇上卖掉。
当然种庄稼是省力了,可也不怎么挣钱。
徐磊在村里了解过,种十几亩地,刨除各项成本后,一年能有一万块纯利润已经到天边,不抵外出打工两月。
就这……还是年景好的情况。
遇到暴雨连阴天,庄稼在地里弄不出来,出芽长毛发霉是常有的事儿。
也因此,村里年轻人大多不愿在家种地。
只有老人年纪大了,出门打工没人要,或者身体不好,才待在家里。照看孩子的同时,顺便种几亩地,也能有个收成。
徐燕说的没错,如果徐磊愿意出一千块钱一亩地承包,村里人绝大多数都会找上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