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岗儿同意,“江州的春茶又叫老青茶,都长一个样,我们也用写有盛字的纸来包茶砖。”

  “嗯,但还是质量上要有提升。牧民饮茶是为了消食去腻,师父说,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因以病,所以我们的茶砖不仅茶味要重,还要耐熬。”

  岗儿会做茶砖,一听就明白了,“那就加大新茶的量,别的茶号作茶砖是新茶子茶各半,咱们新茶六,子茶四,或者干脆新茶七。”

  “对,直接新茶七成。”乔知舒和茅尖找人打听过,已经有不少茶号做‘□□’茶砖了,而有实力跑北疆的,就那几家百年老字号,不咬牙创新出来,难敌对手。

  晚上等盛尧回来,二人就将计划说给了盛尧,顺便听取意见。

  盛尧听了之后觉得可行,分析道:“等于是让利给牧民,经商之本一是诚信,二是客人,那我们盛家茶号就做新七子三。”

  说完揉了揉岗儿的脑袋,“有你们二人如此用心,我们的茶不愁卖不出去。”

  乔知舒觉得能为盛尧分忧,就十分的开心,现在被夸赞被肯定,思维转的更快了。“那就新七子三,到时候我们把销路打开了,旁的人再想效仿我们的做法,牧民也还是认准了我们的茶号。届时,其他茶号除非新八子二,不过几乎没有利润,等于是赔了本才有和我们竞争的可能。”

  “不错。”盛尧看着乔知舒,“对了,知舒,压茶砖的时候如果能做成二斤一砖的最好。现在市场上都是十斤一砖,或五斤一砖,我每次去北疆观察茶叶销售情况,见当地大多数牧民去买茶,都需要商家剁开来,供他们买一半,这个过程难免会造成损失。既然我们要创新,那就质量方面,和便利方面,两者一起创。”

  “那运输上不会有影响吧?”乔知舒知道,做茶砖就是为了方便运输。

  对此,盛尧经常跑,他最是了解运输过程,“不会,只是你们在制作上会麻烦许多,要辛苦你们了。 ”

  乔知舒和岗儿齐齐摇头,“不辛苦,等哥哥赚大银子了回来给我们开茶楼!”

  岗儿也高兴地拍桌子,给乔知舒捧哏:“茶楼茶楼!”

  “行,茶楼的名号你们可想好了?”盛尧轻笑,十分乐见他们俩干劲十足的神态。

  乔知舒摇摇头,却叫岗儿拆穿了,“骗人!小哥早就想好了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