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回家养猪了 第37节(4 / 7)
今年闺女在家,他打算种一亩地的甜西瓜,夏天的时候吊在井里,晚上吃完饭切个西瓜,一家人一起啃西瓜,小日子简直美滋滋。
院子里的冬菜收了之后,两边的菜地都空出来了,唐爸从河堤那边挑了些淤泥回来做底肥,搞了几个育苗池,上面搭了暖棚,如今,里面的西瓜苗、辣椒苗、番薯苗、甜瓜苗都长得郁郁葱葱,只等一场大雨过后,就能移栽到大田里去了。
目送着唐爸下楼,唐新岚点开手机,看了看自己卡里的余额,如果镇上真的同意把村集体的项目拿出来交给第三方的话,到时候肯定要招标,招标据说都要交保证金的,还好她今年赚了不少,应该够她爸把这个项目标下来了。
其实唐新岚真的是多虑了……又不是什么热门的赚钱项目,还是村里之前差点烂尾的,别说外村的土豪了,就是他们本村的也不敢参与竞标,镇上也没想到这个项目居然没人敢竞标,差点流标,最后还是强行安排了几个陪跑的,才算是把这件事情给定了。
上唐村生态养猪基地这个烫手山芋,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到了唐爸手里。
然而这一次,村里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唐爸什么了——村民们现在巴不得唐爸赶紧把这个项目做起来。毕竟只有村集体的投资赚钱了,年底他们才能有钱分。
尤其是最近,稍微消息灵通点的都知道,镇上已经开始集中整顿环境污染比较重的村办企业了,他们村的养猪场要是再不转型,就只能关门大吉了,新项目再不启动,说不定年底分红都没了。
事到如今,大家终于真正感受到了那封举报信的后遗症有多可怕。
然而,当初唐有才被举报的时候,村里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为他到村里说句话,从那一刻起,或许就注定了会有这么一天……
他们失去了一个认真负责、有能力又有魄力的老村长,未来,村里的集体经济要是经营不善,村里每一户人家钱袋子都要瘪下来了。
更要命的是,养殖基地的经营权外包后,村里只占股,不参与经营管理,也就是说,他们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在家里等着,村里就能把工作机会“送货上门”了——要想进养殖基地工作,就得规规矩矩地参加唐有才主持举办的专场招聘。
唐爸再次用他的铁腕驯化手段,给自家闺女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要管好人,就得掐准了命脉!
甜枣喂不饱的,那就先扇几个巴掌冷静冷静!
用唐爸的话说就是:“改革开放都三十年了,这帮人还想着吃大锅饭呢?”
他这回拒绝再回去做这个村长,可不是为了跟村里人赌气。
↑返回顶部↑
院子里的冬菜收了之后,两边的菜地都空出来了,唐爸从河堤那边挑了些淤泥回来做底肥,搞了几个育苗池,上面搭了暖棚,如今,里面的西瓜苗、辣椒苗、番薯苗、甜瓜苗都长得郁郁葱葱,只等一场大雨过后,就能移栽到大田里去了。
目送着唐爸下楼,唐新岚点开手机,看了看自己卡里的余额,如果镇上真的同意把村集体的项目拿出来交给第三方的话,到时候肯定要招标,招标据说都要交保证金的,还好她今年赚了不少,应该够她爸把这个项目标下来了。
其实唐新岚真的是多虑了……又不是什么热门的赚钱项目,还是村里之前差点烂尾的,别说外村的土豪了,就是他们本村的也不敢参与竞标,镇上也没想到这个项目居然没人敢竞标,差点流标,最后还是强行安排了几个陪跑的,才算是把这件事情给定了。
上唐村生态养猪基地这个烫手山芋,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到了唐爸手里。
然而这一次,村里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唐爸什么了——村民们现在巴不得唐爸赶紧把这个项目做起来。毕竟只有村集体的投资赚钱了,年底他们才能有钱分。
尤其是最近,稍微消息灵通点的都知道,镇上已经开始集中整顿环境污染比较重的村办企业了,他们村的养猪场要是再不转型,就只能关门大吉了,新项目再不启动,说不定年底分红都没了。
事到如今,大家终于真正感受到了那封举报信的后遗症有多可怕。
然而,当初唐有才被举报的时候,村里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为他到村里说句话,从那一刻起,或许就注定了会有这么一天……
他们失去了一个认真负责、有能力又有魄力的老村长,未来,村里的集体经济要是经营不善,村里每一户人家钱袋子都要瘪下来了。
更要命的是,养殖基地的经营权外包后,村里只占股,不参与经营管理,也就是说,他们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在家里等着,村里就能把工作机会“送货上门”了——要想进养殖基地工作,就得规规矩矩地参加唐有才主持举办的专场招聘。
唐爸再次用他的铁腕驯化手段,给自家闺女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要管好人,就得掐准了命脉!
甜枣喂不饱的,那就先扇几个巴掌冷静冷静!
用唐爸的话说就是:“改革开放都三十年了,这帮人还想着吃大锅饭呢?”
他这回拒绝再回去做这个村长,可不是为了跟村里人赌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