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255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人家登记的都是特殊机床,像咱们店里这种烂大街的加工中心,登上去也接不到活儿……”

  “这还真是一个好办法呢。”张蓓蓓一下子就听懂了这个模式的优点,不禁赞道。

  机床的种类是很多的,有一些零件的加工,需要用到某种特殊的机床,而生产商又不可能每种机床都配备,这时候就需要请拥有这种机床的同行帮忙。反过来,那些拥有某种型号特殊机床的厂商,平日机床的加工任务也不满,也希望从同行那里获得订单,来提高机床的利用率。毕竟,机床闲着就是浪费,只有开满负荷才能尽快收回成本。

  在以往,厂商要了解哪些同行拥有什么样的机床,以及这些机床当前是否有空闲,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此外,就算知道某个厂子有自己需要的机床,人家愿不愿意帮忙,也还是一个问题。

  唐易网建设的这个“机床云”平台,正是满足了这种寻找机床协作的需求。加入云平台的机床,都是愿意承接外包业务的,求助者不用担心被拒绝。平台还能随时掌握机床的使用情况,确保匹配上的机床都是处于空闲状态的。

  这些需要特殊机床加工的零件,往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零件的加工费用上万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对于需要这种外包加工的厂商来说,能够解决燃眉之急,多付出一些费用又有何妨。

  第529章 做金融才是最有前途的

  “一鸣说的那个王俊悌,你认识?”

  张蓓蓓扭头向宁默问道。

  宁默点点头:“认识。他原来是临一机技术处的,也算不上是什么很出名的人。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老唐对他特别重视,让他搞什么互联网机床,我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再后来我离开临一机,就不知道他的情况了。刚才如果不是一鸣提起来,我都差点把他忘了。”

  “你是说,在咱们离开临河之前,唐总就让这个王俊悌搞互联网机床了?”张蓓蓓惊讶地问道。

  宁默离开临一机到井南来创业,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事情。那时候国内的互联网才刚刚起步,大家对互联网能够做什么,完全是一头雾水。唐子风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安排王俊悌搞互联网机床的研究,实在是太有远见了。

  宁默听出了张蓓蓓话里的意思,他得意地说:“那是当然。你想想看,老唐那是什么人,当年我们都不懂啥叫互联网,可老唐懂啊。我琢磨着,唐易网上搞的这个‘机床云’,说不定也是老唐提出来的,什么王俊悌,还有晓惠他们,都是照着老唐的吩咐去做的。”

  “我觉得有可能,这么大气魄的事情,也只有唐总才能想到。”张蓓蓓感慨道。

  他们不知道,唐子风安排王俊悌做的互联网机床研究,其层次远非他们看到的这个“机床云”可比,“机床云”不过是这个项目中的一个副产品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