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247节(5 / 7)
“我没这个意思啊……,咦,唐总,你的意思是说,你们愿意拿出东西来抵押?”赖东尧刚解释了半句,忽然脑子里电光一闪,一个念头涌上来,让他有些惊喜。
“临一机生产区加行政区,大约900亩地,我们全部抵给市政府,由市政府拿去拍卖。拍卖之后,扣除市政府应得的费用,剩下的用来偿还银行贷款,赖市长觉得如何?”唐子风笑着说道。
“那可太好了!有这块地做抵押,别说100个亿……”
“嗯?赖市长的意思是说,能够帮我们争取到更多的贷款?”
“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可以是这个意思。”
“我真不是这个意思……”
第513章 账不能这样算
临河市觊觎临一机的1000多亩土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早在20年前,唐子风刚刚跟着周衡来到临一机的时候,就为了这块土地的事情与市政府小小地交锋过一次。
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交锋,让临河市的官员们认识了唐子风。在此后的20年里,没人再敢赤裸裸地向唐子风提出征收临一机土地的事情,不过,私底下找张建阳等人刺探口风是免不了的,而且频率越来越高。
临一机建厂的时候,是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临河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临一机所在的位置又是城郊,土地不值钱,当年的市政府大笔一挥,便给临一机批了1350亩土地。据说,最初市政府打算给临一机的土地还远不止这些,而是多达近万亩。反而是临一机的厂方及时识破了市政府的阴谋,非常机智地抵制住了这个计划。
原因无它,临一机如果真的收下了这近万亩土地,原来土地上的那些农民,就要由临一机来安置了,临一机才没那么傻呢……
好吧,其实这个故事说的是唐子风的母校,当年国家打算把这所学校建成中国的“莫斯科大学”,在土地方面是毫不吝惜的。几十年后,该校土地管理系的教授在档案室里找到了当年的批地文件,上面写着校区的规划范围“南至紫竹院”,而这个规划,却被过去的校方委婉地谢绝了。
时过境迁,今天的临河市,市区规模比60年前扩大了十倍有余,临一机在临河的位置由远郊变成近郊,如今已经算是市中心的一部分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却趴着一家工厂,房地产无法开发,商圈无法建立,甚至城市干道也不得不绕路而行,市政府官员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
早在几年前,市里就已经放出风来,说临机集团如果同意把临一机的土地还给临河市,临河市愿意以每亩400万元的代价给予补偿。
↑返回顶部↑
“临一机生产区加行政区,大约900亩地,我们全部抵给市政府,由市政府拿去拍卖。拍卖之后,扣除市政府应得的费用,剩下的用来偿还银行贷款,赖市长觉得如何?”唐子风笑着说道。
“那可太好了!有这块地做抵押,别说100个亿……”
“嗯?赖市长的意思是说,能够帮我们争取到更多的贷款?”
“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可以是这个意思。”
“我真不是这个意思……”
第513章 账不能这样算
临河市觊觎临一机的1000多亩土地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甚至早在20年前,唐子风刚刚跟着周衡来到临一机的时候,就为了这块土地的事情与市政府小小地交锋过一次。
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交锋,让临河市的官员们认识了唐子风。在此后的20年里,没人再敢赤裸裸地向唐子风提出征收临一机土地的事情,不过,私底下找张建阳等人刺探口风是免不了的,而且频率越来越高。
临一机建厂的时候,是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临河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临一机所在的位置又是城郊,土地不值钱,当年的市政府大笔一挥,便给临一机批了1350亩土地。据说,最初市政府打算给临一机的土地还远不止这些,而是多达近万亩。反而是临一机的厂方及时识破了市政府的阴谋,非常机智地抵制住了这个计划。
原因无它,临一机如果真的收下了这近万亩土地,原来土地上的那些农民,就要由临一机来安置了,临一机才没那么傻呢……
好吧,其实这个故事说的是唐子风的母校,当年国家打算把这所学校建成中国的“莫斯科大学”,在土地方面是毫不吝惜的。几十年后,该校土地管理系的教授在档案室里找到了当年的批地文件,上面写着校区的规划范围“南至紫竹院”,而这个规划,却被过去的校方委婉地谢绝了。
时过境迁,今天的临河市,市区规模比60年前扩大了十倍有余,临一机在临河的位置由远郊变成近郊,如今已经算是市中心的一部分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却趴着一家工厂,房地产无法开发,商圈无法建立,甚至城市干道也不得不绕路而行,市政府官员心里的郁闷可想而知。
早在几年前,市里就已经放出风来,说临机集团如果同意把临一机的土地还给临河市,临河市愿意以每亩400万元的代价给予补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