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第236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啊。”李甜甜有点懵,中国企业咋了,对方为什么要流露出这样的表情?

  乔西特把手一摊,说:“那么,你们怎么可能为我们提供全套的生产线呢?”

  “你的意思是说,你认为中国企业无法为你们提供全套的生产线?”李甜甜这回算是听懂了,可是一时半会还是不理解乔西特的困惑。

  “乔西特先生,你对中国是不是有什么误解?”郑康却是听出了一些端倪,试探着问道。

  李甜甜是个80后,对于中国与西方之间曾经的技术差距没有直观的体验。在她到临机集团入职的时候,中国的机床产业已经颇具规模,虽然在高端机床上与国外还有差距,但满足国内大多数的需求是没有问题的。

  郑康比李甜甜要大十几岁,知道在20年前,别说是汽车生产线,就是普通的家电生产线,要完全依靠国内力量建设,都是有相当难度的。即便是把生产线建起来,其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起码也要落后10年以上。

  过去这十几年时间里,中国机床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也只有中国人自己才有体会,像乔西特这样的西方人,或许是不会关注到的。他们凭着十几年前的印象,认为中国企业不可能给他们提供一条汽车生产线,是再正常不过的思维了。

  “郑先生,我对中国的制造能力非常钦佩。”乔西特说道,他在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又向自己的办公室比划了一下,说道:“我穿的衣服、皮鞋,还有皮带,以及这个房间里的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的。它们的质量非常好,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我非常喜欢。

  “但是,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条达到国际最高标准的汽车生产线,我并不认为中国有能力建成这样的生产线。”

  第490章 美国人难道就不上网吗

  “我们在海外开拓中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就是国外客户,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客户,对中国的机电产品普遍不了解和不信任。通用汽车公司巴尔的摩工厂的经理乔西特对咱们的汽车生产线表示出了一定的兴趣,主要是因为咱们的产品在价格上相比德国和日本的同类产品有明显的优势。但他声称对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放心,怀疑我们是否有能力独立建造一条完整的汽车生产线。”

  临河机床集团总部会议室,销售公司总经理韩伟昌向众高管们介绍着从海外反馈回来的信息。

  那一天,郑康和李甜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乔西特相信临机集团的确有过建造汽车生产线的经验,而郑康报出的生产线价格,也让乔西特颇为心动。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严重地打击了美国经济,大批企业破产,通用汽车公司也一度濒临破产境地。由于通用汽车公司雇佣了数以万计的工人,一旦破产,将会导致大批工人失业,产生很大的社会冲击,因此,美国政府倾尽了全力对其进行救助,其中也包括了向它的几家工厂提供低息贷款,帮助这几家工厂更新生产线,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巴尔的摩工厂的改造计划,便是在美国政府的救助行动支持下开展的。美国政府能够为通用汽车公司提供的改造资金并不宽裕,而公司需要升级生产线的工厂有好几家,能够分到巴尔的摩工厂的经费就十分有限了,这要求乔西特在进行设备采购时不得不精打细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