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2)
“皇上是想钦点薛骏为一甲头名状元吧?”
温彦丰是当今的中极殿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更是内阁首辅大臣,把持朝政、独揽大权。皇帝继位也四五年了,在这个朝堂上却不能实实在在的做主,与温彦丰的关系可算是势同水火。若在天下人眼中,他温彦丰要说是个奸臣一点都不为过。
沈氏也算是名门望族,虽然几代都没有出过超过三品的大官,可百年世家也不是空有虚名,在朝堂上的人脉岂是一般官宦人家可比,温知如的娘又是沈家嫡出的女儿,皇帝若想要夺/权,当然不会再重用沈氏的儿子。
长兴侯府在前朝就没落了,如今只剩下个侯爷的头衔,可年前侯府长子娶了瑞王妃的胞妹,长兴侯夫人又是太后的表侄女。朝堂上本就不太平,当初若不是百官反对加之先皇临终前的遗言,恐怕太后早就部署了一切准备让自己的儿子瑞王登基了。
皇帝对付一个温彦丰已经自顾不暇,怎能再让太后那一党的来添乱。
想来也只有这个毫无家世背景的薛骏可用了。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老师的眼睛,学生拜服。”锦翌珲这么说,温知如倒是明白了。
温彦丰的仕途也算是大锦朝的传奇,他从未有过科举的功名,未进入过翰林院任职,却一路步步高升直至内阁大学士,在前朝他还曾在先帝授意下,兼任过一年的国子监祭酒,锦翌珲大概也是在那时候受过他的指导。
“皇上的那点小心思还不需要浪费老夫的精力去揣度。一甲的状元,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的官职老夫还不放在眼里。就看他坐不坐得稳这个官位了。”
温彦丰的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状元之位不在于官职高低,可所带来的名望却是所有世家子弟最需要的。薛骏无权无势,父母都是农户,给他状元虽说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温彦丰也可以不闻不问,但背后朝堂上那些世家子弟愿不愿买他这个帐,就不是他温彦丰说了算的。
锦翌珲有些尴尬,要不是他和皇帝锦隽煜坐在御书房整整一天都没想到一个合适的对策,他也是不愿意来这里看人脸色的,“老师所言极是,皇上正是有此担忧,这才派学生来府上请老师指教一二的。”
“为君分忧乃是臣下的分内之事,皇上既然已有定夺,为臣子的也会尽量秉公办理,只是下官虽身为内阁首辅,却还未有约束满朝文武的能耐。”
“老师何必妄自菲薄,皇上的意思是,若老师愿意让薛骏拜于老师门下,满朝文武总该给几分薄面的。”
内阁首辅温彦丰的门徒,虽不及那些书香门第当世鸿儒的桃李满天下,可当今朝堂六部九卿中曾受过温彦丰提携教诲的也近半数,不说官职高低,无论哪一个都算是手握实权,这也是最让皇帝忌惮也头疼的原因。
“圣上确实太高估老夫了。老夫一生从未考取功名,又何德何能敢指教一位状元。世子爷也别再称老夫为老师了,不过是临时兼任的国子监祭酒,老夫也不算是你正真的授业恩师,担不起这句老师!”
↑返回顶部↑
温彦丰是当今的中极殿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更是内阁首辅大臣,把持朝政、独揽大权。皇帝继位也四五年了,在这个朝堂上却不能实实在在的做主,与温彦丰的关系可算是势同水火。若在天下人眼中,他温彦丰要说是个奸臣一点都不为过。
沈氏也算是名门望族,虽然几代都没有出过超过三品的大官,可百年世家也不是空有虚名,在朝堂上的人脉岂是一般官宦人家可比,温知如的娘又是沈家嫡出的女儿,皇帝若想要夺/权,当然不会再重用沈氏的儿子。
长兴侯府在前朝就没落了,如今只剩下个侯爷的头衔,可年前侯府长子娶了瑞王妃的胞妹,长兴侯夫人又是太后的表侄女。朝堂上本就不太平,当初若不是百官反对加之先皇临终前的遗言,恐怕太后早就部署了一切准备让自己的儿子瑞王登基了。
皇帝对付一个温彦丰已经自顾不暇,怎能再让太后那一党的来添乱。
想来也只有这个毫无家世背景的薛骏可用了。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老师的眼睛,学生拜服。”锦翌珲这么说,温知如倒是明白了。
温彦丰的仕途也算是大锦朝的传奇,他从未有过科举的功名,未进入过翰林院任职,却一路步步高升直至内阁大学士,在前朝他还曾在先帝授意下,兼任过一年的国子监祭酒,锦翌珲大概也是在那时候受过他的指导。
“皇上的那点小心思还不需要浪费老夫的精力去揣度。一甲的状元,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的官职老夫还不放在眼里。就看他坐不坐得稳这个官位了。”
温彦丰的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状元之位不在于官职高低,可所带来的名望却是所有世家子弟最需要的。薛骏无权无势,父母都是农户,给他状元虽说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温彦丰也可以不闻不问,但背后朝堂上那些世家子弟愿不愿买他这个帐,就不是他温彦丰说了算的。
锦翌珲有些尴尬,要不是他和皇帝锦隽煜坐在御书房整整一天都没想到一个合适的对策,他也是不愿意来这里看人脸色的,“老师所言极是,皇上正是有此担忧,这才派学生来府上请老师指教一二的。”
“为君分忧乃是臣下的分内之事,皇上既然已有定夺,为臣子的也会尽量秉公办理,只是下官虽身为内阁首辅,却还未有约束满朝文武的能耐。”
“老师何必妄自菲薄,皇上的意思是,若老师愿意让薛骏拜于老师门下,满朝文武总该给几分薄面的。”
内阁首辅温彦丰的门徒,虽不及那些书香门第当世鸿儒的桃李满天下,可当今朝堂六部九卿中曾受过温彦丰提携教诲的也近半数,不说官职高低,无论哪一个都算是手握实权,这也是最让皇帝忌惮也头疼的原因。
“圣上确实太高估老夫了。老夫一生从未考取功名,又何德何能敢指教一位状元。世子爷也别再称老夫为老师了,不过是临时兼任的国子监祭酒,老夫也不算是你正真的授业恩师,担不起这句老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