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打哑谜呢?

  李谦都无语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庙里给人看相呢,施主今日有血光之灾,此时可大可小?

  见李谦没有追问,赖培康顿了顿,接着道,“往年这个献礼片好做,但是这次上面特地强调了,献礼片也不能远离大众了,要让老百姓有共鸣,这一点可是难倒了各大电影厂啊。”

  “有票房要求?”李谦问道。

  “咳咳。”

  说着这么直接,赖平康轻咳一声,笑道,“票不票房的不重要,主要是要让老百姓喜欢看。”

  “明白了。”李谦不置可否,这不一个意思吗。

  献礼片这玩意,曾经也是市场主流,建国后的17年内,也就是49年到66年,国内就拍了450多部主旋律电影。

  这个产量,相比那时候的好莱坞,其实不算太少。

  不过也就是和五十年代的好莱坞比,当时电视机普及,米粒坚每个月要卖20万台电视机,电影行业遭到重创。

  再加上当时“非美调查委员会”进驻好莱坞,大批导演、编剧、演员被逮捕、通缉,“好莱坞十君子”入狱,卓别林也因此逃亡海外。

  那时候关于电影行业的监管,比国内现在可要残酷多了。

  说回献礼片,建国初的献礼片基本上风格朴素真实、贴近生活、充满时代气息,又弘扬了正确的主流价值观,使得当下观众在获得娱乐体验的同时,在情感上也得到深切共鸣,精神上获得极大鼓励。

  所以和现在不一样,不是什么带着任务的片子,反而很大众追捧。

  虽然那时候没什么片子可看就是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