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家媒体李谦好像有印象,去年闹了个大笑话,新年献词的头版竟然写了“2000年前大禹治水”,直接把人家大禹给穿越到汉朝去了。

  封面众志成城这个“城”字也写成了诚意的“诚”,纸媒可是有校对的啊,以为写网络小说啊,到处都是错别字。

  不过这种低级失误也是基操了,李谦记得有一部电视剧里,背景是西汉,皇帝在考教皇子的学业,结果皇子当场背起了三字经。

  还好只背了前几句,要不然背到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这里,屁股都要被皇帝老子打开花。

  好歹是编剧,文化人啊,这都不知道。

  看名字就是南方系的媒体,夸《我不是药神》的同时,暗讽了光电一波,所谓制度壁垒,还有规矩的拍摄手法,不就是讽刺嘛。

  虽然,这么说好像也没毛病。

  不管哪家媒体,基本上通篇清一色的赞誉,李谦翻了又翻,鲜有批评电影的。

  “只愿世间无疾病,何愁架上药染尘。”

  嗯,这位观众还挺有文采的。

  观众评价和影评人也是如出一辙,不过也慢慢地开始谈到了电影的一些核心问题了。

  “李谦用喜剧手法照亮的社会现实,《我不是药神》在前半段以忍俊不禁的幽默引人入胜,后半段则张弛有度的在法律、利益、生命三者间构建起了一个催人泪目的内核,面对要价高昂的救命之药,徐征所饰演的平民小贩从逐利到救命的蜕变,形成了电影诱人共鸣,直击心灵的力量。

  那么是谁造成了这样的人间悲剧?是病魔,更是电影中一句令人不愿相信却又尤为赤裸的台词,‘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药能续命,可面对高达万元的天价药物,相信没有多少普通人能承担起如此高昂的治疗费用,但在生命面前又有多少人甘于放弃求生的欲望?

  所以才有了电影中的程勇,才有了《我不是药神》这样一部电影。我们不可能奢望每一个人都变成富翁,但国家对国民的健康却应当尽到更多的责任,国家制度的优化完善才是打破利益与生命僵局的最终利器。

  如何在保障现代医学进步的同时,让普通人同样能享受现代医学的成果,是一个在当下国内极难攻破的社会问题,但同样也是为政者的社会使命,愿有一天程勇这样的‘药神’不再需要出现,更愿贫穷不再是生命的原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