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首先不单单是李谦的原因,《夜店》作为喜剧片口碑也好,也是李谦监制,只卖了五千多万而已,肯定了其他原因。

  “受众问题吧。”

  李谦想了想道,“爱情片其实一直被忽视了,现在女性观众的比例已经和男性观众持平了,甚至在很多城市,还要远超男观众。”

  “再就是喜剧,这两年流行的黑色喜剧,其实受众并不高,准确地说是愿意去电影院看黑色喜剧的观众不多,之前《夜店》的票房分析,在一线城市的票房比重就远低于平均水平,各个地区,一二线城市观众的口味也都不一样。

  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观众口味是有区别的,倒不是说什么大城市的人就品味高,只是环境不同罢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超市空同居》兼具喜剧与爱情,这就抓住了女性观众,而且主要的笑点和感情戏,都不会和大城市青年、小镇青年有距离感。

  这就是为什么古装片在一二三线市场通杀的原因,不像现代背景的片子,风格不同都容易会损失一部分观众。”

  国内现在也有机构针对每年各种各类型做的票房调查,针对各个年龄段、各个城市,很容易就得出结论。

  喜剧片、惊悚片在二三线城市的票房通常会好于一线城市。

  贺岁档的《三枪拍惊奇》,在南方的票房、口碑绝对会比北方差很多。

  李谦记忆里有一部很华丽的片子《小时代》,根本不用等这片子出来,李谦现在就能猜到,南方的票房和口碑绝对要超过北方,二三线城市的情况也要比一线城市好,这种虚构的华国梦,更容易受到二三线城市年轻观众的追捧。

  纯粹是环境差异造成的,一线城市本就繁华,对于片中的虚假的浮华、精致不会太热情。

  不光是一二三线城市,连华中、华南、西南、华北各个地区,观影习惯都不一样。

  西南地区女性观众占了60%,华南地区16%的观众是在晚上9点之后进场的,都是全国之最。

  “70后、80后、90后各个地区各种年龄段观众比例也不一样,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受众也不一样,这些分析你们有空也要关注关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