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9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即便力求直白,估计还是没几个人能理解,那就进一步直白,天篆文册乃万法总纲,包含了包括悟道在内的阴阳万象,悟道只是万象之一,如果一个想要经商的人悟透了天篆文册,这个人就可以掌握最赚钱的从商之道。如果一个想要练武的人参透了天篆文册,这个人就可以练成最厉害的武功。如果一个种地的人参透了天篆文册,这个人就会成为种地第一人,诸如此类。

  这就是天篆文册的玄妙之处,适用于所有人所有事,远不止参天悟道这一件事情。

  不过即便发现自己与天篆文册的作者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吴中元也很满意了,要知道即便天篆文册包罗万象,悟道也是其中最玄妙最核心的内容,如果说天篆文册里面有千万座山峰,那自己此时所登上的就是最高的那一座,登上了这一座,再想攀登其他的就是信手拈来,易如反掌了。

  天篆文册里到底包含了什么只有他自己能够理解,他没办法让别人明白,如假包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可以将自己的参悟所得转授他人,那天下将会有无数人掌握天篆文册,且不说会不会天下大乱,只说这种传授行为的本身就是不符合天道的,想要达到那个高度,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去,自己不努力,靠别人拉上去,这种人是驾驭不了天篆文册的,因为他少了努力的过程,而只有经历了努力过程的人才可能明白天篆文册究竟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天篆文册不允许别人不劳而获,不允许一个人站在另外一个人的肩上去摘树上的果子,这其实也是天道的一种体现,随便举个例子,经验和教训,别人的经验大部分人是听不进去的,如果世人都能听从成功者的意见和建议,那他们将会少走很多弯路,少栽很多跟头,只可惜大部分人对别人的经验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能让他们长记性的只有自己的教训,倒了霉了,撞了墙了,栽了跟头了,方才恍然大悟,哦,原来不能这样做。

  世人这种不愿意学习别人的经验,只愿意吸取自己教训的特点,实则就是天道在冥冥之中左右,本质是不允许世人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不过自己终于悟道有成,吴中元还是想对天道进行阐释的,但是很可惜,他很难用言语来描绘什么是天道,因为天道实在是太大了,没办法意简言赅,提纲挈领的用几句话来形容,只能举例子,但是想让世人对天道有个直观的了解,怕是要列举成千上万个例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