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来的人才多 ,也实属正常。京城沈家也没有想到分出去的老九房如今居然大变样,变富有了,族中子弟都有出息,出来的人才真不少。

  沈清和出资建的秋山书院,已经建好,只需要装修,就能招生。书院需要的夫子们,也已经招聘到位,束脩是京城周围五百里范围内最高的。

  有不少闻名天下的大儒,也来到秋山书院,为什么?

  待遇,福利好,住的好吃的好,还有“薪水”高。别说文人不为五都米折腰,那是银钱还没有真正到位,只要真正到位 。他们一样会折腰。

  柳成蹊如今也是秋山书院的先生,不过还没有到任。他的日子过得也一样的好,没有招上门女婿,女儿嫁给沈三爷的孙子,如今也是进士,在外地做官,女儿带着孩子一起随任。

  夫妻恩爱,两个孙子一个姓沈一个姓柳,还有一个宝贝孙女。

  清晨,露珠还在枝叶上摇摆,柳成蹊就背着手来到沈家,“沈兄,走,去书院看看。”

  “走,看看去。”沈清和用完早饭,在院子中散步消食。

  秋山书院离着不远,在对面半山,山脚两边全是书院先生们住的院子。全是沈清和记忆中的徽派建筑,三合院形式。一般都是依山面水,高墙封闭,黑瓦白墙,能很好的融入大自然中。成为大自然中的另一种美景。

  书院掩于苍翠美景中,“老师”宿舍依山面水,坐落在山脚。夏日的清晨,远远望去,秋山书院犹如仙境,薄雾弥漫,缠绕的云雾,悠然的飘荡,像极了动态的墨色山水图。

  秋山沈家在京城乃至周围的府城县城名声远扬,都说秋山村风水好,文曲星常驻于此。

  招生的已经开始,外地的学子,已经开始来附近租房住,准备年底的考试,等来年春入学。

  雷家也在秋山置办了地盖大宅子,还有离书院三里外的新“商业街”,置办了铺子。

  两人走到山脚,看见正在做收尾工作的人,很多都是秋山村的村民们。不少人和俩老头打招呼。

  转悠一圈,沈清和坐在路边的石椅上休息,长石椅在秋山村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是公共设施,专供人歇息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