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图书馆 第248节(5 / 7)
下面出现两行空白的答题框。
众人齐齐回头看向越星文,用眼神询问他知不知道。
越星文上前一步,拿起毛笔,在空白处飞快地写出了这首诗的下半阙:“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回答正确,墙壁上完整的诗闪烁出了柔和的光效。
而杜甫写完诗后,李白居然紧跟着拿起了毛笔,在旁边的石壁上大笔一挥,写下了两行字:“醉别1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后面的两行照例空下来,越星文上前一步,拿起笔将整首诗补完:“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柯少彬扶了扶眼镜,看着墙壁上的诗,道:“这两首诗我都没听过!唉,来到人文学院,我怎么觉得自己像个文盲?”
越星文笑道:“这些不是你们专业学习的内容,你不知道很正常。你现在写一排计算机的代码在我面前,我也会觉得自己是文盲。”
听他这么一说,柯少彬的心情好受多了,急忙求教:“这两首诗,应该是杜甫和李白送给对方的吧?”
越星文点了点头,解释道:“李白和杜甫历史上只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唐朝天宝三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在洛阳跟杜甫相识,成了挚交好友。两人相约在梁宋,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境内会面。同年秋天,他们相约来到梁宋。第二年春,他们又在山东重逢,同游齐鲁。分别1时,互相送了这两首诗。”
虽然越星文的叙述很平静,可他的心情却无比激动。
历史上,很多名人的会面留下了千古佳话,李白和杜甫也是其中最出名的,他们一生只见过三次面,可就是这三次会面,两人成了一生的知己。
年龄相差11岁的两人,一起喝酒,一起吟诗,谈古论今,好不畅快!
在那动荡的时代,能遇到一位知己,太不容易了。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们没再见过面,却从未忘记过彼此,也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佳作。
越星文中学时代最喜欢的诗人就是李白和杜甫,大一的时候,他专门写过李白、杜甫诗作研究的论文,对这两位的诗非常熟悉。但他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居然能在图书馆看到李白和杜甫会面的场景。
↑返回顶部↑
众人齐齐回头看向越星文,用眼神询问他知不知道。
越星文上前一步,拿起毛笔,在空白处飞快地写出了这首诗的下半阙:“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回答正确,墙壁上完整的诗闪烁出了柔和的光效。
而杜甫写完诗后,李白居然紧跟着拿起了毛笔,在旁边的石壁上大笔一挥,写下了两行字:“醉别1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后面的两行照例空下来,越星文上前一步,拿起笔将整首诗补完:“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柯少彬扶了扶眼镜,看着墙壁上的诗,道:“这两首诗我都没听过!唉,来到人文学院,我怎么觉得自己像个文盲?”
越星文笑道:“这些不是你们专业学习的内容,你不知道很正常。你现在写一排计算机的代码在我面前,我也会觉得自己是文盲。”
听他这么一说,柯少彬的心情好受多了,急忙求教:“这两首诗,应该是杜甫和李白送给对方的吧?”
越星文点了点头,解释道:“李白和杜甫历史上只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唐朝天宝三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在洛阳跟杜甫相识,成了挚交好友。两人相约在梁宋,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境内会面。同年秋天,他们相约来到梁宋。第二年春,他们又在山东重逢,同游齐鲁。分别1时,互相送了这两首诗。”
虽然越星文的叙述很平静,可他的心情却无比激动。
历史上,很多名人的会面留下了千古佳话,李白和杜甫也是其中最出名的,他们一生只见过三次面,可就是这三次会面,两人成了一生的知己。
年龄相差11岁的两人,一起喝酒,一起吟诗,谈古论今,好不畅快!
在那动荡的时代,能遇到一位知己,太不容易了。在之后的很多年里,他们没再见过面,却从未忘记过彼此,也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佳作。
越星文中学时代最喜欢的诗人就是李白和杜甫,大一的时候,他专门写过李白、杜甫诗作研究的论文,对这两位的诗非常熟悉。但他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居然能在图书馆看到李白和杜甫会面的场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