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后的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千古传唱,到后来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都有古琴的影子。

  至于儒家的老大,至圣贤师万事师表的孔子对于琴更是十分推祟。

  这赋予了古琴不一样的历史地位,说的白活一点就是这玩意儿从来就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也不是为了演奏给老百姓听的,这玩意儿就是统治阶级自己玩的。

  听钢琴或者是别的什么音乐会,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买票进场人模狗样的一坐,听着上面收了钱的琴师们歪头拨脑的演奏。这玩意儿本质讲的是市场,是买卖。

  古琴呢?

  通常几个吃饱了撑的,不受重用的名人高士凑在一起,小酒喝高了,一个抚琴,一个奏瑟,剩下的个个斜歪着身子,一手拎着酒壶,一边听着琴一边拍着膝盖高声而歌。

  这些高士抚琴不是为了给别人听,其实抒发的是自己的情怀,是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琴声中说的是皇帝老儿不是东西,朝堂更是群丑当道,咱们哥几个都是经大纬地的大材,可惜啊生错了时代。

  要不就是一个壮士要抽刀子砍国贼,有位高士一听立刻说壮士留步,某也早看那货不顺眼,听某给你抚上一曲再去砍人。

  于是壮士盘膝而坐听这位抚琴。

  听完了之后,壮士一般会说,之前某砍人只有三分把握,但是听了你的琴音之后,某觉得有七八分把握了,某去了!

  说完站起来头也不回砍人去了。

  通常这样的结局有两种,一种是壮士砍成了,当然也被国贼不给力的小弟给砍死了,抚琴的高士站在壮士坟头摔碎了琴,一头撞死在壮士的墓碑上。

  然后壮士与名士千古传唱!

  还有一种可能最大,那就是壮士砍国贼没砍成,反被国贼给砍死了(国贼通常都是难砍的,小弟多嘛)。

  这下高士同样要摔琴,摔完琴之后抄着刀子继续去完成壮士的未尽事业,也就是砍国贼。无论是被国贼砍死,还是砍死国贼后再被国贼小弟砍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