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妾为宠 第102节(3 / 7)
数十万的大军犹如蝗虫一般, 就等着一声令下攻入城中,将那个昏君斩于龙椅之下。
姜郁初登基的那一年冬天,天降大雪,好几个州府百姓的房屋被大雪压塌,农作物更是受损严重,只那时永康帝正在庆祝他荣登大宝, 京中一片歌舞升平,无人敢将这消息告诉皇上。
永康二年,西北发生了蝗灾,百姓颗粒无收,那个时候姜郁正在游江南,自也无心管这些破事。
到了永康三年,积压了多年的民怨彻底爆发,犹如溃堤的洪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起初也只是地方上小打小闹,姜郁听闻后大怒,立刻派军镇压。
只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法子,到底没能解决得了问题,反倒是让民怨更加沸腾,起义之势更加锐不可当。
姜行舟看着眼前的城墙,城墙巍峨,上头站着守城的士兵,黑底金纹的旗子上写着大大的“姜”字。他自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眼见着这座城换了一任又一任的主人。
他原是不想造反的。
只后来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里,让他的心思动摇了。让他彻底下定决心要夺回帝位的,是有一回他路过荆州府的时候,彼时战乱已起,途经一个小村落时,才发现村子里早已没了人,家家户户都被洗劫一空,米缸里连一粒米都没有,粮仓里连一颗粮食都没有。
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忽的听到了屋中有极为弱小的啼哭声。
他进屋去搜,这才在一个已然死了多时的妇人身下发现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孩童,姜行舟当时就红了眼,复又想起了宝鸢。
若是她还在的话,是不是也会被战乱所累?
当然既有心要夺权,自然不能背着弑兄杀君的骂名,他当即让人写了新的话本,又靠着两广来往的生意,将这些话本都传了出去。
民心浮动,听了这些话本,自然也不会怀疑。且昏君无道,乃是大渝所有人的公敌。
姜行舟也算得是一呼百应,毫无阻力的便杀到了京城,眼下只要城门一开,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新王了。
“王爷,您看要不要下令强攻?”
↑返回顶部↑
姜郁初登基的那一年冬天,天降大雪,好几个州府百姓的房屋被大雪压塌,农作物更是受损严重,只那时永康帝正在庆祝他荣登大宝, 京中一片歌舞升平,无人敢将这消息告诉皇上。
永康二年,西北发生了蝗灾,百姓颗粒无收,那个时候姜郁正在游江南,自也无心管这些破事。
到了永康三年,积压了多年的民怨彻底爆发,犹如溃堤的洪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起初也只是地方上小打小闹,姜郁听闻后大怒,立刻派军镇压。
只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法子,到底没能解决得了问题,反倒是让民怨更加沸腾,起义之势更加锐不可当。
姜行舟看着眼前的城墙,城墙巍峨,上头站着守城的士兵,黑底金纹的旗子上写着大大的“姜”字。他自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眼见着这座城换了一任又一任的主人。
他原是不想造反的。
只后来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里,让他的心思动摇了。让他彻底下定决心要夺回帝位的,是有一回他路过荆州府的时候,彼时战乱已起,途经一个小村落时,才发现村子里早已没了人,家家户户都被洗劫一空,米缸里连一粒米都没有,粮仓里连一颗粮食都没有。
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忽的听到了屋中有极为弱小的啼哭声。
他进屋去搜,这才在一个已然死了多时的妇人身下发现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孩童,姜行舟当时就红了眼,复又想起了宝鸢。
若是她还在的话,是不是也会被战乱所累?
当然既有心要夺权,自然不能背着弑兄杀君的骂名,他当即让人写了新的话本,又靠着两广来往的生意,将这些话本都传了出去。
民心浮动,听了这些话本,自然也不会怀疑。且昏君无道,乃是大渝所有人的公敌。
姜行舟也算得是一呼百应,毫无阻力的便杀到了京城,眼下只要城门一开,他就是当之无愧的新王了。
“王爷,您看要不要下令强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