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韩皓的说法,鸿蒙系统将是里程碑式的开始,表明中国率先开启了工业4.0时代。

  世界上真正的大国,无一不是制造强国。虽然以美日欧为首的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将制造业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但利润丰厚的高端制造业却一直牢牢把持在手中。

  光靠旅游或者石油等资源堆积起来的GDP,只不过是沙漠中的尘土,扬手即无。但依靠工业制造和高新科技形成的产业链,才是国家不断富强的根本,生生不息紧握在手。

  中国这些年,虽然成为了世界工厂,但第二产业比重其实是在不断下降,被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不断上涨而侵食份额,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家是否发达,一直将第三产业发展程度视为重要标志,为此许多人都在要求贸易、金融立国,而将第一、第二产业视为可以忽视的存在,甚至还有鼓吹去工业化的观点大行其道。

  但第二产业,即工业却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能提供大量稳定就业之外,还能成为国家真正实力的坚强后盾。

  保家卫国的飞机大炮来自第二产业,它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变出来,到时你再有钱也买不到,而它们恰恰是捍卫国家的利器。没有这些,国家在世界上只能是任人宰割的肥羊,这是有志中华民族复兴的国人所不能容忍的遭遇。

  毕竟,落后就要挨打,可是近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用血泪总结铭记的教训。

  韩皓是从传统制造业发展起来的首富,当然知晓第二产业的重要性。要不然他也不会放弃资本运作,将全部资金投入到看似吃力不讨好的制造业领域。

  在这个问题之上,两位华人首富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首富开始脱实向虚,将自家资产整合重组,利用资本的优势开始在全球布局,大举投资风险极低的公共服务产业。虽然一时挣不到大钱,但却能细水长流保证百年无忧,真正体现了资本无国界变成了名副其实全球富豪。

  而韩皓却以实为本,在新能源汽车、芯片、稀土复合材料以及互联网领域大举投资,看上去都是高风险项目,一不留神可能就会万劫不复。但却让中华集团在这些领域起到国内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发展,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一旦成功,就足以将中国经济实力提升一大台阶。虽然韩皓在国外也有投资,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国内发展配套,是不折不扣立足中国的首富。

  用身边得力助手即财务官尹庆勋的话来说,李首富在“小我”的道路上做到了极致,而韩首富则在“大我”之路上一去不复返。

  工业4.0简而言之,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形成智能制造万物互联的工业体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中国能抢占工业4.0的高峰,那么整个国家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就成功了一大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