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基本上,价格高加上油耗高,这已经注定华夏国内在短期不可能发展燃气轮机了。只会使用柴油机。

  德国MTU公司研制第四代890系列发动机的想法产生于1995年。当时美国“蓝带”委员会邀请MTU公司一道对新型高功率密度发动机进行可行性研究。两年后,MTU公司拿出了890系列发动机的设计概念,并于2000年开始自行投资研制,直到2003年底才拿出来第一台样机。

  郭泰来没想和国内正在研究的150HB系列发动机撞车,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把功率升级到1500马力,但这并不妨碍郭泰来把MT890系列发动机先拿出来。

  MT890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功率密度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设计能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重量和体积,具有高功率密度的890发动机的单位功率重量仅为约1千克/千瓦。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小尺寸发动机的功率密度将超过1200千瓦/立方米。

  “路哥,我要最高强度的耐热耐磨特种钢。”以前郭泰来玩民用的只能用李雨竹最开始找到的那种耐热特种钢的配方,现在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用最高等级的材料了。

  第0631章 坦克发动机(下)

  能让发动机用的耐热钢材解禁,说明李雨竹后面研究出来的特种钢性能绝对惊人。郭泰来看过参数,但是并没有实际上手过,现在终于有了机会。

  实际上用之前的发动机用耐热钢材也能达到效果,但郭泰来这家伙不是想要追求一下极限吗?为此,除了最高级的特种钢之外,郭泰来还又申请了一批发动机用的耐热钢材,同样做一套。

  路志明对此倒是安全没有反对,一个简单的报告,一说是制作坦克发动机用,立刻毫无阻碍的批示了下来,不到半天的时间,郭泰来就已经拿到了两卡车总共六十吨的两种特种钢。

  未来890系列发动机有6缸、10缸、12缸和16缸等多种机型,在转速4250转/分时,发动机的功率范围为551到1470千瓦。这种发动机一经推出,其重量轻、结构紧凑的特点就立即引起了美国未来战斗系统平台研制部门的关注。因为在军方对未来战斗系统平台的需求中,有一点就是能通过C-130运输机空运,重量越轻越好。

  郭泰来也不挑食,直接把这一个系列多种机型全部都拿了出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郭泰来都会没事的时候琢磨这个系列发动机的知识和结构,基本上算是掌握了这个系列发动机的原理和设计,现在拿出来,让他讲解也完全没有问题。

  龙飞等人自然是为每一种机型来设计相应的ECU程序并调试,当然,依旧还是需要一批软件开发人员参与。龙飞等人只要调试各种温度,进气量,喷油量,水温,喷油时刻等等就行。

  越是参与到各种发动机的调校中,龙飞等人越是觉得压力大,他们的知识结构需要不停的更新,就这也已经有点跟不上郭泰来的进度了。但目前郭泰来却只有这一个团队,只能用他们。

  “林姐,看看国际上有什么优秀的发动机研发团队,能不能收购?”郭泰来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抽空和林嘉怡打了个电话,让她关注一下这方面的消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