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在《列子》之前的《山海经》之中,也有对于归墟的一些描述,提到了少昊之国的传说,其中有颛顼,帝俊,娥皇之类的神话人物的出现,还有最著名的海外五神山的传说。

  五神山分别是“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后来又有古人简化为“海外三仙山”的传说,其中以徐福为秦始皇海外求仙的传说最为著名。

  所以说这归墟之地的推论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不说这些种种传奇的说法,万一这归墟之地就跟道家的那些洞天一样呢,是异空间呢,之前我们也许不会信,可是自从地府之行之后,我们就信了,说不定归墟也是类似于地府一样的存在。

  所以有了这个笔记,我们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不必再去考证什么了,直接寻找这两个墟,昆仑墟还有归墟。

  我和李一玄还有逍遥的文化水平自然是不高,这件事我们就交给了调查组,几天之前,我就已经通知过他们,让他们结束外出考察,我这边已经寻找到新的线索了。

  当然,这个笔记一出,他们多少还是不信的,毕竟他们不知道全部内情,觉得我们靠一个百多年前老人的胡思乱想就想找到传说中的归墟,那岂不是异想天开?

  不过,有句话说的很好,那就是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对于他们的反对,我通通不予理睬,只是让他们去查这两个地方,只要查到线索,那就马上出发,去实地考察。

  昆仑墟和归墟的出现,无异于把调查的线索大大的缩小了,而且关键的是,这两个地方,在神话传说以及野史之中甚至于一些典籍之中多有记载,对他们感兴趣的不止我们,连“列子”这种古人也很有兴趣,所以调查的话会方便很多。

  其中归墟之眼的难度会大很多,毕竟海上的东西实在是太过神秘了,科学界就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虽然人类已经能够飞向太空的,但是对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却了解极其稀少,而对于海洋,更是蒙昧无知的,现在即使是最先进的海底考察船,也只能深入五六千米左右,而海底深度在于五六千米之下的地方还有很多,每年全球各地都有大量发现一些未知的海底生物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着先易后难的做法,我们自然是先调查昆仑墟了,毕竟昆仑山就在那边,到了现代之后,无数的科学家都对昆仑山充满了兴趣,对昆仑山进行过调查,就连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也被人无数次踏寻过。

  对于这件事,我一向是雷厉风行的,从要求他们开始调查的时候,就在着手昆仑之行了,昆仑山海拔极高,危险极大,也不是谁都能去的,调查组的人我只会带几个人去,都是他们之中身体素质最好的,就这样,我也专门安排教练给他们训练。

  另外,去昆仑山的装备,车辆,还要导向也在物色之中,资金不足就找陈大少借,陈大少知道我们的调查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没再劝我们放弃了,十分的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当然,还是那句话,亲兄弟明算账,这些都是借的,也都是要还的,我也没想这么占陈大少的便宜,小便宜就算了,大笔钱财上面我还是很分得清的。

  又过了几天,我把石宣从封印之中放了出来,此时的石宣十分的凄惨,被我连番折磨已经完全快要疯掉了,即使是我不断用阴气滋养他,他的神魂也开始涣散了,下场不可谓不惨,可他在我们看来,依旧是活该。

  “很感谢你啊,要不是你爷爷的笔记,我们不会那么快的找到线索,墟,嗯,很神秘的一个地方,怎么样,你想不想跟着一起去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