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清欢 第179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辙还在兀自笑言,邵清忽地面容转为沉肃,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笺,默默地向苏辙奉上。

  苏辙微感诧异,接过信展开。

  写信之人,竟是侄儿苏迨。

  元祐元年,当今官家赵煦刚刚即位,祖母宣仁高太后临朝,旧党臣子纷纷受诏回京。苏辙与兄长苏轼,得以相聚开封、同朝为臣。当时兄弟二人的宅子都买在开封城西,退朝后,苏辙常去苏轼府中,或与兄长烹茶闲谈,或教授子侄文章与书法。

  因而,苏辙对苏迨的笔迹十分熟悉。

  苏迨在纸上只有寥寥数语,证明邵清与姚欢乃有事禀报的可信之人。

  苏辙抬起双眼,看向邵、姚二人。

  邵清幽声道:“请苏公移步晚辈房中叙话。”

  ……

  这个绍圣四年的春天,蛰伏在帝国朝堂中下层的政治动物们,仰望顶层的汹涌风波时,充满了不遑暇食的激动。

  自穿上官袍、戴上乌纱帽,还从未见过这般板荡起伏的好戏。

  众人原本都以为,朝廷要追废宣仁太后,杀二苏,不想刚毁了上清宫里苏轼所写的碑文,就发生了星变。

  官家于是,只将死了十几年的老宰相王珪,以当初阴谋废立为由,追贬为一介参军。

  章惇不肯就此罢休,硬拖着蔡卞,拟好废宣仁的诏书,力劝官家签发。官家当日将未盖帝印的诏书带回福宁宫,正犹豫不决时,已在隆佑宫就寝的向太后听闻消息,披头散发地连夜赶来,大哭着阻止赵煦莫做下这样大逆不道的举动。

  翌日,官家上朝前,亲手将章、蔡二人所呈的诏书烧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