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63节(6 / 7)
“你在想什么呢?”荣枯从后面有些艰难得走上礁石来,海风吹着他的僧袍和佛珠的穗子,让他站在李安然边上的时候看上去像一只迎风而立的信天翁。
“我在想他们。”李安然的目光没有离开盐农,只是这样淡淡地回答荣枯道。
荣枯也将目光落在了那些正在喊着号子,从盐田中推出一碰一碰凝固的粗盐的盐农们,轻声道:“已经好很多了。”
这些混杂着沙子、带着异常苦涩味道的粗盐,将会被送到熬煮海盐的地方,进一步加工成稍微细洁一些的官盐,然后走入千家万户。
只是大周演习了之前魏朝的“官盐制”,严厉禁止民间私产、私卖食盐,以至于威州这样一个产盐地,负责煮盐的盐农居然也吃不起细官盐,又发生过盐农将衣服浸在水中偷盐的事情,所以在文承翰来之前,盐农上工都不许穿衣,毒辣的日头晒得他们皮肤黝黑、开裂、蜕皮。
而贩售私盐,也是海匪最大的收入之一。
现在市场上的盐,其实是官、私混杂,价格、品质各不相同,大周立国这么多年,唯有这一项,李安然还是觉得乱。
太乱了。
盐和粮一样,是民生的根本,这么混乱,不如直接开盐禁,让食盐自由买卖,这样一来那些粗劣的食盐很快就会因为没有人买而被淘汰掉。
至于官盐,因为是官营,所以反而不用担心,贩官盐的油水下去了,也能解决盐铁司这么多年难以解决的为了一张官方盐引,盐商行贿官员的沉疴。
至于铁这一项……这是国之根本,谁动谁死。
想到这,李安然摇摇头,将手肘撑在膝盖上,笑着道:“我是在想,现在大周不比当年的魏了,我是不是可以上书让阿耶开盐禁了。”
开了盐禁,市面上的盐就会便宜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盐农反而吃不起盐的情况。
文承翰已经在努力下压盐价了,但是开盐禁,还得要皇帝谕批才行。
荣枯是聪明人,他听到李安然这么说,自然也就明白了她的用意,笑道:“这倒是利民的好事,殿下日日操心这么多,倒是让小僧有些担心你精力是否跟得上了。”
↑返回顶部↑
“我在想他们。”李安然的目光没有离开盐农,只是这样淡淡地回答荣枯道。
荣枯也将目光落在了那些正在喊着号子,从盐田中推出一碰一碰凝固的粗盐的盐农们,轻声道:“已经好很多了。”
这些混杂着沙子、带着异常苦涩味道的粗盐,将会被送到熬煮海盐的地方,进一步加工成稍微细洁一些的官盐,然后走入千家万户。
只是大周演习了之前魏朝的“官盐制”,严厉禁止民间私产、私卖食盐,以至于威州这样一个产盐地,负责煮盐的盐农居然也吃不起细官盐,又发生过盐农将衣服浸在水中偷盐的事情,所以在文承翰来之前,盐农上工都不许穿衣,毒辣的日头晒得他们皮肤黝黑、开裂、蜕皮。
而贩售私盐,也是海匪最大的收入之一。
现在市场上的盐,其实是官、私混杂,价格、品质各不相同,大周立国这么多年,唯有这一项,李安然还是觉得乱。
太乱了。
盐和粮一样,是民生的根本,这么混乱,不如直接开盐禁,让食盐自由买卖,这样一来那些粗劣的食盐很快就会因为没有人买而被淘汰掉。
至于官盐,因为是官营,所以反而不用担心,贩官盐的油水下去了,也能解决盐铁司这么多年难以解决的为了一张官方盐引,盐商行贿官员的沉疴。
至于铁这一项……这是国之根本,谁动谁死。
想到这,李安然摇摇头,将手肘撑在膝盖上,笑着道:“我是在想,现在大周不比当年的魏了,我是不是可以上书让阿耶开盐禁了。”
开了盐禁,市面上的盐就会便宜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不会再出现这种盐农反而吃不起盐的情况。
文承翰已经在努力下压盐价了,但是开盐禁,还得要皇帝谕批才行。
荣枯是聪明人,他听到李安然这么说,自然也就明白了她的用意,笑道:“这倒是利民的好事,殿下日日操心这么多,倒是让小僧有些担心你精力是否跟得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