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与圣僧二三事 第62节(6 / 7)
“不、不是,不对啊,你难道不是应该在……”李安然皱着眉头,弯下腰来拿起一个蒸饼咬了一大口,两颊便鼓鼓,说话也含含混混了。
荣枯不看她,只是轻声道:“小僧翻译经文的时候遇到了一些瓶颈,寻不到合适的词语,加上心境有阻,便想入世游历一番,再长长见识。”
事实上,他这二十六岁的人生里,已经面对过太多的波澜壮阔,譬如朝露了。
他只是觉得自己的心还没有到真正的“得道”,可以勘破万物本相的地步,所以暂时停下了自己急切的笔。
李安然喝了一口边上的酸笋汤,那汤是用酸笋和昔年的野干菌子耐心煮过的,酸鲜可口,算得上是充满野趣的汤羹了,倒是和手上的粗面馒头很配。
荣枯见李安然吃饼不说话,便将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像是讲故事一般细细给李安然讲起来。
原来他当初被关在贞州的水寨里,没有多久便有小股的水武侯沿着水道前来搜寻,那伙水匪原本人数就不多,对上水武侯更是没有胜算,加上荣枯这段时间一直在和他们讲经说法,倒是渡化说通了几个人,在水武侯的搜捕之下,这帮水匪四散而逃,几乎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不多时便被一个个捉拿归案,唯独逃走了冯小五,还有两个盐农出身,水性极好的兄弟。
要说惊险,也是有的。
水武侯们寻来的时候,樊老大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自然是这那伙漕工报了官,前来寻这个和尚的,他举起手上的刀就想手起刀落,冯小五却在这时候冲上来,九尺的汉子将樊老大撞倒在地,才救了荣枯一命。
那唐书生被救了出来之后,自然是回到原籍继续做他的教书先生去了,荣枯在衙门遇到了漕工丁家的父子俩,又取回了自己的过所和两只鸟一只猫,便想继续往威州的方向游历。
却没想到那县令死活不肯放他走,说是要留他做个人证,故而又耽搁了一些时日,等到这些人被押到公堂上宣判的时候,荣枯一时心软,替他们说了说情,最终还是按照大周的律例办了事,唯有逃走的那三人,还是没有捉拿归案。
县令担心荣枯一人游历,遭到那几个水贼的报复,便执意要派遣水武侯将他送出贞州境内,被荣枯婉言谢绝了。
恰如县令所想,荣枯离开贞州没有多久,便被那三个逃出来的水匪堵住了去路,只不过这三人并不是来“报复”的,反而恳求荣枯留下他们,他们熟悉小林州和威州的水道,可以早些带荣枯前往威州。
荣枯原本已经打算走陆路一路化缘前往威州了,一开始自然不愿意带着他们,他原本并不打算收弟子,耐不住这三人反复哀求,只好暂时将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做个侍童,并且与他们约定到了威州,便要去官府自首。
李安然听到这里,挑起了一边的眉毛:“他们就这样同意了?”
↑返回顶部↑
荣枯不看她,只是轻声道:“小僧翻译经文的时候遇到了一些瓶颈,寻不到合适的词语,加上心境有阻,便想入世游历一番,再长长见识。”
事实上,他这二十六岁的人生里,已经面对过太多的波澜壮阔,譬如朝露了。
他只是觉得自己的心还没有到真正的“得道”,可以勘破万物本相的地步,所以暂时停下了自己急切的笔。
李安然喝了一口边上的酸笋汤,那汤是用酸笋和昔年的野干菌子耐心煮过的,酸鲜可口,算得上是充满野趣的汤羹了,倒是和手上的粗面馒头很配。
荣枯见李安然吃饼不说话,便将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像是讲故事一般细细给李安然讲起来。
原来他当初被关在贞州的水寨里,没有多久便有小股的水武侯沿着水道前来搜寻,那伙水匪原本人数就不多,对上水武侯更是没有胜算,加上荣枯这段时间一直在和他们讲经说法,倒是渡化说通了几个人,在水武侯的搜捕之下,这帮水匪四散而逃,几乎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不多时便被一个个捉拿归案,唯独逃走了冯小五,还有两个盐农出身,水性极好的兄弟。
要说惊险,也是有的。
水武侯们寻来的时候,樊老大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自然是这那伙漕工报了官,前来寻这个和尚的,他举起手上的刀就想手起刀落,冯小五却在这时候冲上来,九尺的汉子将樊老大撞倒在地,才救了荣枯一命。
那唐书生被救了出来之后,自然是回到原籍继续做他的教书先生去了,荣枯在衙门遇到了漕工丁家的父子俩,又取回了自己的过所和两只鸟一只猫,便想继续往威州的方向游历。
却没想到那县令死活不肯放他走,说是要留他做个人证,故而又耽搁了一些时日,等到这些人被押到公堂上宣判的时候,荣枯一时心软,替他们说了说情,最终还是按照大周的律例办了事,唯有逃走的那三人,还是没有捉拿归案。
县令担心荣枯一人游历,遭到那几个水贼的报复,便执意要派遣水武侯将他送出贞州境内,被荣枯婉言谢绝了。
恰如县令所想,荣枯离开贞州没有多久,便被那三个逃出来的水匪堵住了去路,只不过这三人并不是来“报复”的,反而恳求荣枯留下他们,他们熟悉小林州和威州的水道,可以早些带荣枯前往威州。
荣枯原本已经打算走陆路一路化缘前往威州了,一开始自然不愿意带着他们,他原本并不打算收弟子,耐不住这三人反复哀求,只好暂时将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做个侍童,并且与他们约定到了威州,便要去官府自首。
李安然听到这里,挑起了一边的眉毛:“他们就这样同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