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4 / 4)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等级阶级,其实那本《格调》是一本比较通俗的大众读物,讲的细节很有美国文化背景,并不适用于本土,但是反映的问题是有趣的。
我个人认为,中国现阶段还没到等级划分的时候,也许再过几十年有了一代传一代的富人,才会慢慢将时间和金钱放在修养和细节等级划分上。就好比说现在的北京,你有钱没钱,你周围的邻居都有可能是名人,你的生活圈子里都可能出现土豪,并没有纯粹的等级压力和鄙视,现在的富人都是爆发的一代。
美国和中国的社会阶层其实有个本质区分,中国是农业大国,中产阶级是少数群体,富人更是少之又少,而美国中产阶级是中流砥柱,是大多数人,所以美国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互相仇视就很明显。但是在中国呢,你有钱不会花,你有钱但是很土,并不会受到美国那么强烈的鄙视,因为其实大部分人都不会花。可是再过几十年,当富人慢慢学会了培养修养这回事,一般人继续被贫穷限制想象力,慢慢的就会拉开非常明显的差距。
我记得前阵子和一个北漂来的朋友聊天,我们就说到等级,我说在日本美国是有非常明确的富人区的,一般人根本插不进去,格格不入。我说在北京这东西还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是那个朋友却觉得北京也有,来这里奋斗,觉得焦虑,钱不够花,买不起房,而且没有归属感。我当时就意识到,我们聊的不是一个话题,我说的是难以逾越的那种社会等级,她说的是自我实现。 ↑返回顶部↑
关于等级阶级,其实那本《格调》是一本比较通俗的大众读物,讲的细节很有美国文化背景,并不适用于本土,但是反映的问题是有趣的。
我个人认为,中国现阶段还没到等级划分的时候,也许再过几十年有了一代传一代的富人,才会慢慢将时间和金钱放在修养和细节等级划分上。就好比说现在的北京,你有钱没钱,你周围的邻居都有可能是名人,你的生活圈子里都可能出现土豪,并没有纯粹的等级压力和鄙视,现在的富人都是爆发的一代。
美国和中国的社会阶层其实有个本质区分,中国是农业大国,中产阶级是少数群体,富人更是少之又少,而美国中产阶级是中流砥柱,是大多数人,所以美国的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互相仇视就很明显。但是在中国呢,你有钱不会花,你有钱但是很土,并不会受到美国那么强烈的鄙视,因为其实大部分人都不会花。可是再过几十年,当富人慢慢学会了培养修养这回事,一般人继续被贫穷限制想象力,慢慢的就会拉开非常明显的差距。
我记得前阵子和一个北漂来的朋友聊天,我们就说到等级,我说在日本美国是有非常明确的富人区的,一般人根本插不进去,格格不入。我说在北京这东西还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但是那个朋友却觉得北京也有,来这里奋斗,觉得焦虑,钱不够花,买不起房,而且没有归属感。我当时就意识到,我们聊的不是一个话题,我说的是难以逾越的那种社会等级,她说的是自我实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