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叶瑾声一屁股坐到了谢青珣的身边,和他分享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

  末了道,“我把伍永的算筹误认为是筷子了。”

  虽然当时叶瑾声尽力表现地云淡风轻,但是尴尬仍旧不可避免,只是,在下属的面前,叶瑾声也需要维持自己的形象。

  .

  在叶瑾声的前一世,算筹究竟时什么时候发明的,没有什么可靠记载。

  比较早的记载是《老子》,里面有一句“善数不用筹策”,便说明,至少在春秋末年以前,算筹就是人们的主要计算工具了。

  算筹记数采取纵横两式,它的完成记数制度记载于《孙子算经》中:“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

  《夏侯阳算经》又补充了“满六已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

  用上面所说的那些符号,以及用空位表达零,那么任何一个自然数都可以表示出来。

  算筹计数是完全采用十进位置值制的,是当时世界上最简便的计算工具,最先进的记数制度,比古巴比伦的六十进位置值制方便,比古希腊、罗马的十进非位置值制先进。许多学者认为印度--阿拉伯数字的创造,借鉴于中国古代的十进位置值制记数法。

  根据刘徽的记载,负数产生后,用红筹表正数,黑筹表负数,“或以邪正为异”。

  算筹通常用竹,也有用木、骨、石制成的。《汉书》有载:“其算法用竹,径一分,长六寸”,分别合今天0.23cm与13.8cm。

  但是算筹太长,计算的时候,占据的面积过大;截面为圆形,容易滚动。所以为了方便,后期逐渐缩短算筹长度,并使截面由圆变方。

  而用算筹进行的计算,称之为筹算。

  在珠算出现以前,叶瑾声前一世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基本上都是用算筹与筹算取得的。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