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 / 3)
就是这宫殿里缺的日常所需,还有出行车驾之类的……
塔吉汉话说得不错,字也认得全。但要是让他写的话,他就写不出几个字来。对他而言,汉字会说会看就行了,也没多少时候需要写。
都没怎么写过,他的字自然不会好看。不过看得出来,塔吉已经很努力地在写了。可他认真写出来的字还是歪歪扭扭,活像摆在那里几十年没管,已经缺这缺那,散得差不多的木架子。
“就这样吧,我没意见。”李长明努力控制着自己表情,“你这手字……丑得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塔吉很少听到别人那么直接地给他差评,有点恼火。
但他是个听得进话,愿意承认错误,脾气也很好的人。李长明所说的话完全没有错处,他也没有理由生气。
只是那么短暂地冒了点火,他便很真诚地问:“那你说,怎么练?”
“先好好临帖吧。”李长明把他写的东西放下,往一旁书柜翻找。
幼时被囚禁在宫中,一连多年无人教导,若不是靖平武侯偶尔会溜进宫教他念书写字,他恐怕十三四岁离开皇宫都认不了几个字。
开府出宫之后,他便有意练字,搜罗了不少名家真迹进行临摹。而后渐渐也有了自己的审美偏好。以前在边境走动,他得空就去四处观摩古碑,拓了些碑帖自己收着。这些碑帖他宝贝得很,走哪儿带到哪儿。
片刻后,他便拿出一本书册。
“这是我前些年在北地各处拓来的,交给弘文馆帮忙整理装订成册,这是原拓片,世间仅此一本。”李长明将手中书册放至桌上,向他解释,“这上面所拓,皆是北朝石碑。全由乡野之民刀刻斧凿而来,书者几无一人是书法名家,而是渺渺众生。”
“不是名家……”塔吉皱眉,不是名家,那有什么好学的?
谈到自己所爱,李长明便有些兴奋:“对,这是很多未能留下姓名之人所书所刻,其字兼有隶、楷之风,笔画峻厚,气势雄浑,可见北朝鲜卑族人刚接触汉字时的粗犷懵懂。”
塔吉拿起书册边翻边认真听着,听到最后忽地眉头一皱,有些不服气:“怎么鲜卑人写就是粗犷懵懂,我写就是丑?”
↑返回顶部↑
塔吉汉话说得不错,字也认得全。但要是让他写的话,他就写不出几个字来。对他而言,汉字会说会看就行了,也没多少时候需要写。
都没怎么写过,他的字自然不会好看。不过看得出来,塔吉已经很努力地在写了。可他认真写出来的字还是歪歪扭扭,活像摆在那里几十年没管,已经缺这缺那,散得差不多的木架子。
“就这样吧,我没意见。”李长明努力控制着自己表情,“你这手字……丑得我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塔吉很少听到别人那么直接地给他差评,有点恼火。
但他是个听得进话,愿意承认错误,脾气也很好的人。李长明所说的话完全没有错处,他也没有理由生气。
只是那么短暂地冒了点火,他便很真诚地问:“那你说,怎么练?”
“先好好临帖吧。”李长明把他写的东西放下,往一旁书柜翻找。
幼时被囚禁在宫中,一连多年无人教导,若不是靖平武侯偶尔会溜进宫教他念书写字,他恐怕十三四岁离开皇宫都认不了几个字。
开府出宫之后,他便有意练字,搜罗了不少名家真迹进行临摹。而后渐渐也有了自己的审美偏好。以前在边境走动,他得空就去四处观摩古碑,拓了些碑帖自己收着。这些碑帖他宝贝得很,走哪儿带到哪儿。
片刻后,他便拿出一本书册。
“这是我前些年在北地各处拓来的,交给弘文馆帮忙整理装订成册,这是原拓片,世间仅此一本。”李长明将手中书册放至桌上,向他解释,“这上面所拓,皆是北朝石碑。全由乡野之民刀刻斧凿而来,书者几无一人是书法名家,而是渺渺众生。”
“不是名家……”塔吉皱眉,不是名家,那有什么好学的?
谈到自己所爱,李长明便有些兴奋:“对,这是很多未能留下姓名之人所书所刻,其字兼有隶、楷之风,笔画峻厚,气势雄浑,可见北朝鲜卑族人刚接触汉字时的粗犷懵懂。”
塔吉拿起书册边翻边认真听着,听到最后忽地眉头一皱,有些不服气:“怎么鲜卑人写就是粗犷懵懂,我写就是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