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当年苏柏延要考大学时,宋山就是不愿意的。“一帮成天勾心斗角的酸臭教授,能教你什么?教你怎么争职称,教你怎么赚风光?”宋山说,“浪费时间。”

  可苏柏延到底去了。

  中考结束后,宋敬原犹豫许久,择了个下午,窝在宋山腿边开口试探:“师父,我要继续读书吗?”

  宋山当时看了他一眼:“读书和上学是两码事。”宋敬原微怔,听见宋山搁下手中的碑帖,“啪”的轻轻一声,然后低头教训:“读书是一生的事情。上学是手段。”

  宋山向来惜字如金,寥寥几句点拨,幸好宋敬原悟性不错,听明白他的意思。

  学校是地点,读书是目的。求学本是学文学德,而非谋学历、图功名的手段。可惜世风日下,求学本义早也被人遗忘,只把考试做跳板,换算金钱数字来看待。无怪宋濂要写《送东阳马生序》,又有几人记得求学之艰辛?

  而话又说回来,到高中去,和普通人一样循规蹈矩过日子,按部就班毕业工作,是一条路。跟在宋山身边,师徒二人潜心钻研家传,也是一种活法。

  宋敬原思索多日:“师父,我还是想上学。”

  “家里又不是没钱交学费。”宋山头也不抬。

  口风这么松,宋敬原吓了一跳。大师兄离家出走多年后,宋山确实性情大变。

  宋敬原就晒着太阳,得寸进尺:“那我就没时间练琵琶了。练字也——”

  宋山打断他:“你说什么?”

  一般宋山装聋就意味着宋敬原最好赶快闭嘴。宋敬原业知道自己过分了,耸耸肩,不敢再造次:“那我去哪所?一中也能进。可是太远。”

  “你自己的选择,我不会管。只是选好以后,走多远,走到哪儿,都得自己受着。”宋山说。

  最后来了二中。其中一个原因是离家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