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3)
程氏眼里闪过一丝慌乱,接着摇头说不是,“听说边境起了战事,听说圣上属意派行舟前去领帅。这战事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们早点要个孩子也是好事。”
她从来没有听说江行舟要去边关的事,当时就愣住了。
程氏怕她犯傻,闹着要和江行舟一起去,便仔细和她说了说边关的种种恶劣之处。见她一直心不在焉,程氏心里也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她当初对江行舟不满意的原因。
作为武将,上战场是常有的事。而他们一旦去了边关,少则一年,多则没有尽头,家中的女眷为他提心吊胆还要操持府中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只是当事人才晓得中间的艰辛。
陆云娆从一开始的震惊当中缓过神来,想了想,觉得程氏得到的消息并不准确。江行舟并不是那种会隐瞒消息,等到最后才告诉她的人。若是他有去边关的打算,他一定会提前告诉自己。
结果证明,她的这种猜想是对的,最后被皇帝指派出去的人,是忠勇侯江和豫。
今年边关落了一场大雪,胡人不断骚扰边境以获得物资,边关战事告急。因此江和豫在接到皇帝的调令之后,就要立马出发,都不能在家过年。
对此,最难受的要是江老夫人。
在忠勇侯要出发前,江老夫人将一家人都召集到荣心堂说话。
江老夫人的丈夫和大儿子都死在边关的战场上,自从知道自己唯一的小儿子也要前往边关时,她整个人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她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好几天,现在说说要见后辈们,他们自然全都过来了。
老夫人虽然憔悴很多,但是目光清明,对江和豫说话很是冷淡,“你从小就是一个有主意的,二十年前我管不住你,现在自然也管不了你。”
江和豫今年四十多岁,也快半百。他听了自家老母亲的话,眼眶先是一红,撩起衣摆直接跪了下去,“是儿子不孝顺,叫母亲操心。”
江老夫人瞬间闭上眼睛,搭耸下来的眼皮子在不停颤抖,眼尾的地方隐隐有些泪渍。她极力地想将自己的情绪压下去,再睁开眼时,眼睛都开始变得有点儿浑浊。
她慢声说:“这人,哪有不操心的时候,我只希望你平安回来。家中的一切你不必担心,再不济我还能看着。我只求你一样事情。”
“母亲,您说。”
↑返回顶部↑
她从来没有听说江行舟要去边关的事,当时就愣住了。
程氏怕她犯傻,闹着要和江行舟一起去,便仔细和她说了说边关的种种恶劣之处。见她一直心不在焉,程氏心里也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她当初对江行舟不满意的原因。
作为武将,上战场是常有的事。而他们一旦去了边关,少则一年,多则没有尽头,家中的女眷为他提心吊胆还要操持府中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只是当事人才晓得中间的艰辛。
陆云娆从一开始的震惊当中缓过神来,想了想,觉得程氏得到的消息并不准确。江行舟并不是那种会隐瞒消息,等到最后才告诉她的人。若是他有去边关的打算,他一定会提前告诉自己。
结果证明,她的这种猜想是对的,最后被皇帝指派出去的人,是忠勇侯江和豫。
今年边关落了一场大雪,胡人不断骚扰边境以获得物资,边关战事告急。因此江和豫在接到皇帝的调令之后,就要立马出发,都不能在家过年。
对此,最难受的要是江老夫人。
在忠勇侯要出发前,江老夫人将一家人都召集到荣心堂说话。
江老夫人的丈夫和大儿子都死在边关的战场上,自从知道自己唯一的小儿子也要前往边关时,她整个人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她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好几天,现在说说要见后辈们,他们自然全都过来了。
老夫人虽然憔悴很多,但是目光清明,对江和豫说话很是冷淡,“你从小就是一个有主意的,二十年前我管不住你,现在自然也管不了你。”
江和豫今年四十多岁,也快半百。他听了自家老母亲的话,眼眶先是一红,撩起衣摆直接跪了下去,“是儿子不孝顺,叫母亲操心。”
江老夫人瞬间闭上眼睛,搭耸下来的眼皮子在不停颤抖,眼尾的地方隐隐有些泪渍。她极力地想将自己的情绪压下去,再睁开眼时,眼睛都开始变得有点儿浑浊。
她慢声说:“这人,哪有不操心的时候,我只希望你平安回来。家中的一切你不必担心,再不济我还能看着。我只求你一样事情。”
“母亲,您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