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83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方没有拿到siemens的技术,但周云自认为换他来,也不一定能把siemens的价格砍成这样。

  他们的谈判,不眠不休,打印机烧坏了好几台,各不让步,也没能从日方手中拿到三百公里时速的动车技术,即便是压价,也不会压太多。

  他不是没和siemens接触过,对方对他们自己的技术非常有信心,而且拿准了华国这次的高铁大飞跃发展必会选siemens的技术,所以半点价格都不肯让步,更别说压价,或者说讲到原本价格的十分之一!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谈判了,在谈判桌下面,双方早就交手无数次,不仅打经济战,还打心理战,就看谁最后更胜一招。

  华国在2008年会举行奥运会,对于华国来说,这是一次全国瞩目的盛会,也是华国第一次举行奥运会,为了奥运会,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准备着,到时候,全世界的目光也会聚集在华国。

  而四纵四横规划里的重要城市,首都以及其他重要城市的铁路线上,必须跑着的是世界一流速度的高速动车。

  一次性数百列动车的招标,世界瞩目的技术引进,全世界都关注的华国铁路,若是最后只跑出两百速度级的动车,那绝对是雷声大雨点小,会被别人嘲笑。

  华国要做,就做世界一流的高速动车和高速铁路。

  京津线的设计非常大胆,直奔三百五十公里的时速设计去了。

  谢雁在实验室呆了很长的时间,长客和四方在飞速地消化着siemens的velaro技术,四方的引进在研发速度也不慢。

  他们要在奥运会举办之前,完成动车组组装下线试跑,并且开通运营。

  谢雁偶尔会收到怒特格给她写的信,即便现在通讯很发达,手机电话人手都有,但对于生活在偏远西部的藏族青年来说,这些工具都并不适应。

  他的汉字看得出来很努力地想要写的端正,但还是有些歪歪扭扭,好像小学生的笔记。

  怒特格告诉她,铁路已经通车了,那里通上了电,有更多的人从铁路上来,参观那里的风景,以前寨子里没几家商店和药店,现在也多了起来,还有很多旅馆。

  他在努力地学习汉语,现在会写很多汉字,学校也比以前多了,普通的小孩就可以去学习藏语和汉语,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只有有钱人,或者地位高的人才能识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