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73节(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其他的原因,两国的关系近年来并不是很好,引进日国的技术,有抵制的声音出现。

  比起合作的成功率来说,谢雁更看重技术。

  日国联合体能够提供两百时速速度级的动车,但是alstom和siemens,却能提高更高速度级的动车。

  技术转让的谈判不会太轻松,但她要拿到最好的。

  第100章 与风同行21

  和庞巴迪不同,庞巴迪早就和南车下的四方有自己合资企业,就算是考虑投标,也是南车的事情。

  对于北车的选择,初期接触,虽然谢雁并没有把日国联合体纳入考虑范围,但他们还是派人去联络了一下。

  虽然文件要求进行招标的是时速两百的动车组,但谢雁看张沉的态度,也能知道一些上面其他的想法。

  国外的高速铁路上跑的动车都是时速两三百,三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并不止存在于实验室,而华国这一次的计划,迈的步子非常大。

  固然有其他特殊原因在里面,但无疑对于高速动车来说,华国铁道部从一开始的目标就不低。两百只是起步,如果能拿到三百速度级的动车,京沪高速铁路的设计时速就能达到300-350公里。

  这样即便是在后续多年,京沪高速铁路都不需要在进行提速工程,能够一直领先于国际的高速铁路客运速度。

  但国外的公司虽然来做生意,却不会轻易将三百速度级的技术转让给华国。

  经过半个月的资料收集和情报打探,符合三百速度级技术的几个目标和车型也出现了。

  吴诚毅把复印机搬进来,看了眼低头正在翻阅资料的谢雁,没想到最后居然是他给对方复印资料,人真的不可貌相,别看人家年轻,但有能力,谁也不能说不服。

  等人到齐了,张景城先拿出日国大联合的资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