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11节(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沪城为什么能成为经济龙头,为什么沿海的发展速度,远超内陆?为什么政策,总是选择沿海?

  因为交通,因为航运。

  发展到现在,江河已经无法阻拦沪城的发展,沪城的发展,陷入了另一个瓶颈,一个让它无法在进一步的瓶颈。

  那就是航运。

  沪城要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都市,就离不开码头的建设。

  当时开发浦东出的口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服务全国,它已经做到了,而现在沪城要真正地,进一步的“面向世界”。

  从金融发展,承办世博会,建立国际航运货运中心,沪城正在一步步将当初挂在横幅上的那简单的四个大字,变作现实。

  要将梦想变作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沪城走向世界航运中心的——码头,或者说,港口发展,被入海口的泥沙和浅水位,卡住了关键性的脖子。

  为了应对这个难题,沪城选择的方式是——挖沙,冲沙。

  这就是张小壮这些年常参与的工作。

  挖沙,顾名思义,就是挖开入海后的泥沙,冲沙,则是修建一条狭窄的河道,使水流速度增快,利用河流的力量,将堆积的泥沙冲开。

  毫无疑问,这两种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十分耗费人力物力。

  公规院原本也是隶属交通部的,谢雁也听同事说过沪城的泥沙问题,交通部认为,通泥沙,将入海口的水深问题解决,就近就能建设深水码头。

  但沪城并不想要用这种方法,经过实践的证明,这种方法……只是想想就非常痛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