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109节(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看着已经收拾好东西出门的两个同伴,话还是坚强的说完了,“的好同志。”

  行,不就是风洞实验吗?

  冲就完事了。

  沪城四周一共有三个气象站。

  谢雁收集好三个气象站三十五年来每天的风速、风向记录,用信息处理系统,对上万个数据进行计算。

  这是一项不小的工作量。

  沪城是华国最早开始研究台风的城市,没有别的原因——环境太适合了。

  一直以来,因为地处沿海,又在长江入海口,沪城经常受到来自海上的强台风的袭击。

  从古代开始,华国就开始对台风和相关灾害进行观测,民国时期,相关的数据,地图和台风眼图,都是人工手绘的,精度不比机器差。

  沪城的台风厉害到什么地步?

  六十年代的沪城,就可以单独出一本台风年鉴!

  根据信息系统收集的各种资料和信息,谢雁发现,沪城的台风一般出现在台风季节,和东南沿海的其他城市一样,都是七到九月台风最多,其他月份也有。

  过去的十几年里,只有三年沪城没有被台风影响到。

  可以说,一到台风季节,沪城就得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处理暴雨、淹城、狂风等极端天气带来的危险。

  跨江大桥不同,因为拱桥独特的造型,注定了它会受到比以前几座跨江大桥还要厉害的风力袭击,而且,它不会躲起来,它永远伫立在江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