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 第119节(6 / 7)
比如,下次不提供pcb的layout图了。虽然有不少人能根据你的电路原理图把这个画出来,行业内叫抄板。但你需要时间啊,而且画出来后,洗了板,一样要试产,因为你不知道哪个地方就会出错的。更何况会这样干的人还并不多,而且越复杂的电路越无法轻易画出来。
就算你很容易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起码也是为难了你嘛。找人抄板也比较贵,相当于他给对方设置了更高的违约成本。
对付不讲信用的人,就是要严格要求,把他所有的想搞鬼的地方都卡死。
简书枚并不懂这些,甚至程秋华也不懂,但程秋华会谈判。而她参与,主要是增加已方的人气。
就和程秋华所说的,出去谈生意,如果对方有三个人,我们就要出五个人,不管任何时候,都要有人数的优势。可以用这个气势来压倒对方。人多力量大啊,不管在什么时候,人海战术都是有用的。
再者,人多想法就多,反应也快。以前郭总要是自己一个人谈,没有帮手,其实无形中会吃亏的。
不过郭总因为年纪大,经验足,不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他每次都会给自己事先设定好条件,在条件范围内的,他无所谓对方怎么说。但超出这个范围,就没得谈了。
这次对方一看郭总带了三个人,一个技术人员就把已方说的哑口无言了,外加还有一个善于东扯西拉,让一步也不让的程秋华。郭总面对他们,真是轻松的很。简书枚还全程没怎么说话,光是记录大家讨论的重点了。但她把这些记录下来,让自己的人非常容易找到切入点,抓住重点。
总之,这次郭总胜利的很轻松。
对方的负责人事后还半开玩的问郭总,“以前真不知道你们公司这么多人呢。”
“我们公司人本来就多啊,只不过我负责这一块,在自己能搞好的时候,就不麻烦大家了。但你们公司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多安排人也是重视你们啊。”郭总也回答的话中有话。
你不是小瞧我们公司嘛,就让你看看我们公司有大的能量。
后来,朱星宇还提议:“以后再谈什么新产品,都多带几个人去谈。”
郭总暗道:“我以前就是羡慕他们有三个人,每次谈都不是一个人去。”
其实他现在可以多带人了,朱星宇手下还有三个人呢,而且简书枚全机动人员,任何时候有需要都可以叫她。
↑返回顶部↑
就算你很容易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起码也是为难了你嘛。找人抄板也比较贵,相当于他给对方设置了更高的违约成本。
对付不讲信用的人,就是要严格要求,把他所有的想搞鬼的地方都卡死。
简书枚并不懂这些,甚至程秋华也不懂,但程秋华会谈判。而她参与,主要是增加已方的人气。
就和程秋华所说的,出去谈生意,如果对方有三个人,我们就要出五个人,不管任何时候,都要有人数的优势。可以用这个气势来压倒对方。人多力量大啊,不管在什么时候,人海战术都是有用的。
再者,人多想法就多,反应也快。以前郭总要是自己一个人谈,没有帮手,其实无形中会吃亏的。
不过郭总因为年纪大,经验足,不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他每次都会给自己事先设定好条件,在条件范围内的,他无所谓对方怎么说。但超出这个范围,就没得谈了。
这次对方一看郭总带了三个人,一个技术人员就把已方说的哑口无言了,外加还有一个善于东扯西拉,让一步也不让的程秋华。郭总面对他们,真是轻松的很。简书枚还全程没怎么说话,光是记录大家讨论的重点了。但她把这些记录下来,让自己的人非常容易找到切入点,抓住重点。
总之,这次郭总胜利的很轻松。
对方的负责人事后还半开玩的问郭总,“以前真不知道你们公司这么多人呢。”
“我们公司人本来就多啊,只不过我负责这一块,在自己能搞好的时候,就不麻烦大家了。但你们公司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多安排人也是重视你们啊。”郭总也回答的话中有话。
你不是小瞧我们公司嘛,就让你看看我们公司有大的能量。
后来,朱星宇还提议:“以后再谈什么新产品,都多带几个人去谈。”
郭总暗道:“我以前就是羡慕他们有三个人,每次谈都不是一个人去。”
其实他现在可以多带人了,朱星宇手下还有三个人呢,而且简书枚全机动人员,任何时候有需要都可以叫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