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关澈那个影像日记的铺垫,邵语济的宣传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当天,他那部基本无人问津的纪录片就迅速地冲上了各个视频平台的热门榜。

  普罗大众对脑瘫患儿的普遍印象就是生活难以自理,智商停留在幼年,随时需要父母的照顾。他们会感叹一句“孩子真不幸”“这个家庭的负担真重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社会缺乏对后续的关注。

  在邵语济的纪录片里,在热度的推送下,人们终于看到了这样的后续,以及“不幸的家庭”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的选择。

  他们联合起来,成立了互助团体,能出力的出力,出钱的出钱,一起请专业的护理师、训练师来教学,甚至有的家庭听说了这样的组织之后,不远万里从一个城市,换来这个城市生活,就为了能让孩子在这里变得更好一点。

  这些患儿的年龄不一,智商也不一,有的完全无法和人沟通,有的是神经肌肉上的问题,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

  他们的父母,有很多都选择了再生一胎。

  画面外,邵语济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一个网友都会觉得很可笑的问题:“为什么选择再生一个?”

  原因有很多,但总是会出现一个相同的原因——要是以后我们夫妻俩去世了,他的弟弟(妹妹)还能代替我们继续照顾着。

  这又牵扯到了更多的社会伦理问题,比如后面这一胎的孩子,从出生就是带着“任务”甚至说“使命”的,在自己的父母为哥哥(姐姐)找到更好的容身之处之前,他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