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1 / 4)
他特意跑了一趟县城打了几个长途,从之前卖药的渠道那里进了不少常用药,买了二十多个药罐子,在院子里盖了个棚子,里面垒了八星灶,专门用来熬药。
想法什么的都有了,现在的问题是说服大丽和尚老师。
说服的方法很简单,“尚老师,我知道您只想着治病救人,然而分文不取不是常久之计,再说了咱们村小学的校舍打我太爷爷那辈就有了,虽然这些年养护的不错到底也是太老了,再说咱们现在有六个年级,教室也不够啊。”
用学校当理由,尚老师接受得很快,她也不是个傻子,不收诊费是因为她自觉已经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了,现在一想到校舍,她就有了赚钱的动力。
“你的意思是用诊金盖学校?”
“是啊!县里不给咱盖!咱自己盖!县里不给发工资,咱自己发!现在县城多少老师都是几个月几个月的不开支,咱要是月月开支,还怕没有老师来吗?在编的老师找不着,赵小玲那种没有考上大学或高中,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咱本村就有!咱有钱!多招民办教师还不行吗?”
朱逸群的话说到了尚老师的心里,是啊!钱能腐蚀人心不假,钱也能做善事啊!
有钱不止可以盖校舍,还可以资助村里上不起学的学生!
尚老师被说服了,大丽就不是什么问题,她其实也意识到了不收诊金不对,但尚老师不说收钱,她就不好意思说。
这也是因为虽然她出身山村,但没真得体会到缺钱和贫困,家里条件好,没让她吃过苦,嫁给朱逸群这个“能人”之后,更是不缺钱。
想起自己家的“存款”,她有时候甚至觉得害怕!
她们这一代人,从小受得教育就是“越穷越革/命”,那些被送来改造的右/派,很多都是城里的有钱人,钱带来的不是安全感,是恐惧。
确定了要赚钱就好办了,出诊的地方不能是家里,不正规,得去村卫生室。
村里的库房一共有三间房,现在空出来一间专门用来“候诊”。
看完诊之后,拿着药方去朱逸群家里,抓药、熬药,虽然病人大部分老慢支,但每人的体质不同,病情发展程度不同,合并症不同,需要的是一人一方,不能用成方应付了事。
↑返回顶部↑
想法什么的都有了,现在的问题是说服大丽和尚老师。
说服的方法很简单,“尚老师,我知道您只想着治病救人,然而分文不取不是常久之计,再说了咱们村小学的校舍打我太爷爷那辈就有了,虽然这些年养护的不错到底也是太老了,再说咱们现在有六个年级,教室也不够啊。”
用学校当理由,尚老师接受得很快,她也不是个傻子,不收诊费是因为她自觉已经没有需要用钱的地方了,现在一想到校舍,她就有了赚钱的动力。
“你的意思是用诊金盖学校?”
“是啊!县里不给咱盖!咱自己盖!县里不给发工资,咱自己发!现在县城多少老师都是几个月几个月的不开支,咱要是月月开支,还怕没有老师来吗?在编的老师找不着,赵小玲那种没有考上大学或高中,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咱本村就有!咱有钱!多招民办教师还不行吗?”
朱逸群的话说到了尚老师的心里,是啊!钱能腐蚀人心不假,钱也能做善事啊!
有钱不止可以盖校舍,还可以资助村里上不起学的学生!
尚老师被说服了,大丽就不是什么问题,她其实也意识到了不收诊金不对,但尚老师不说收钱,她就不好意思说。
这也是因为虽然她出身山村,但没真得体会到缺钱和贫困,家里条件好,没让她吃过苦,嫁给朱逸群这个“能人”之后,更是不缺钱。
想起自己家的“存款”,她有时候甚至觉得害怕!
她们这一代人,从小受得教育就是“越穷越革/命”,那些被送来改造的右/派,很多都是城里的有钱人,钱带来的不是安全感,是恐惧。
确定了要赚钱就好办了,出诊的地方不能是家里,不正规,得去村卫生室。
村里的库房一共有三间房,现在空出来一间专门用来“候诊”。
看完诊之后,拿着药方去朱逸群家里,抓药、熬药,虽然病人大部分老慢支,但每人的体质不同,病情发展程度不同,合并症不同,需要的是一人一方,不能用成方应付了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