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3)
五姑对这些流言颇不以为意,魏家的要求明确,虽说要找农村姑娘,也得找农村姑娘中的尖子,要有文化,要长得漂亮,个要高……
五姑明知道对方有这么大的短处还要介绍大丽,实在是符合条件的不多。
后来听人说她到底把隔壁村的村花介绍嫁到了魏家,村花战斗力不弱,且进门生下的就是儿子,在占住了你再闹你儿子就是四婚,不止全县城出名儿,在市里您都得挂上一号!你孙子就没妈这个高地之后,把魏家母子修理的老老实实的,在城里享尽了“荣华富贵”。
五姑认为这一切都是她的功劳,大丽一家子没福!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可人家那姑娘也不怎么感谢五姑。
据说是因为介绍成对象之后,五姑的大儿子进了粮库当了临时工,后来还转正了。
介绍成功了就有这么大的利益,也难怪她肯冒着得罪马占山一家的风险,把这样的对象介绍给马大丽。
这些都是后话,解决了这件事,马家和靠山屯的人,全部进入了过年的节奏。
过年的头一件大事是“烧纸”。
虽说人人都是说是做给活人看的,却家家不能免俗,葛凤芝拿出来买好的七八刀大黄纸,几张金纸搁在炕上,彼时不时兴买纸钱(或太贵)老百姓家家自己印。
印有两种,一种是方方的,上面刻着字,要沾着墨汁一个一个地盖在纸上,一种是圆的“滚”儿,一样是刻着字,沾着墨汁一滚就是一“行”钱。
孩子们为了抢“滚”儿,暴发了一场小规模战争,最后葛凤芝判决这个“滚儿”归马玉珍使,印归马宏生,马宏学和大丽用金纸折金元宝。
她自己负责把印好的“纸钱”放在炕上晾,再把晾好的纸折起来。
家里人多,没多大一会儿就全都弄完了,葛凤芝要干第二件事蒸馒头。
给先人蒸的馒头得是白面的,最好是开花的,要发得宣宣腾腾的,这才能保佑后代日子过得好。
↑返回顶部↑
五姑明知道对方有这么大的短处还要介绍大丽,实在是符合条件的不多。
后来听人说她到底把隔壁村的村花介绍嫁到了魏家,村花战斗力不弱,且进门生下的就是儿子,在占住了你再闹你儿子就是四婚,不止全县城出名儿,在市里您都得挂上一号!你孙子就没妈这个高地之后,把魏家母子修理的老老实实的,在城里享尽了“荣华富贵”。
五姑认为这一切都是她的功劳,大丽一家子没福!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可人家那姑娘也不怎么感谢五姑。
据说是因为介绍成对象之后,五姑的大儿子进了粮库当了临时工,后来还转正了。
介绍成功了就有这么大的利益,也难怪她肯冒着得罪马占山一家的风险,把这样的对象介绍给马大丽。
这些都是后话,解决了这件事,马家和靠山屯的人,全部进入了过年的节奏。
过年的头一件大事是“烧纸”。
虽说人人都是说是做给活人看的,却家家不能免俗,葛凤芝拿出来买好的七八刀大黄纸,几张金纸搁在炕上,彼时不时兴买纸钱(或太贵)老百姓家家自己印。
印有两种,一种是方方的,上面刻着字,要沾着墨汁一个一个地盖在纸上,一种是圆的“滚”儿,一样是刻着字,沾着墨汁一滚就是一“行”钱。
孩子们为了抢“滚”儿,暴发了一场小规模战争,最后葛凤芝判决这个“滚儿”归马玉珍使,印归马宏生,马宏学和大丽用金纸折金元宝。
她自己负责把印好的“纸钱”放在炕上晾,再把晾好的纸折起来。
家里人多,没多大一会儿就全都弄完了,葛凤芝要干第二件事蒸馒头。
给先人蒸的馒头得是白面的,最好是开花的,要发得宣宣腾腾的,这才能保佑后代日子过得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