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去逃难 第42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幼,儿,园,”绿柳一字一顿,把这个陌生的名字读了一遍,笑道:“你起的名字好像都不怎么对,自行车不能自己走,这个幼儿园,听起来也不是还不会走的小孩子能去的。”

  宣宁:“……”

  那都不是她取的。

  不过,是她先在这里提出了这些名字,黑锅背的倒也不冤。

  她清了清嗓子:“这不是刚好想到了吗。年纪再小一些的孩子,吃喝拉撒都不能自己解决,身体也更虚弱一些,就不能一个人看几十个了。就叫……就叫……算了,就叫托儿所吧。”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7-24 03:24:00~2021-07-25 02:58: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爱你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第 54 章

  学堂更像个速成式的干部培训班。扫盲班也在进行, 每天下午下工以后,都有不少人抓紧时间扒两口饭,带着纸笔去学习。

  原因倒也简单, 无论是做什么工作的,都有上升的可能, 职称也好, 做管事也罢, 这些机会总是更偏向于那些识字的人。在利益的驱逐下, 哪怕最不爱学习的人也得逼着自己学一学试一试, 不然就得看着别人步步高升,自己只能一直留在原地,看着新人一个个把自己超过去。

  宣宁提出要开幼儿园, 除了要替女工们解决孩子的问题,让她们安心工作, 其实还是想抓一抓教育。

  学堂那些人早晚要回炉再学习, 能力思想等等各方面都要再提高一些。速成式学习可以解一时之急, 但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孩子们也不能一直在外面乱跑乱跳,把最能接受新知识的年纪浪费在田野里。

  之前宣宁手里的人实在太少,识字的人都身兼多职,恨不能一个人分成好几个人用。现在情况稍微缓和了一点, 她也就把普及教育提上了日程。

  和现代越养越精细的孩子不同,这里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多孩子, 大人们忙生计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看孩子教孩子。小的扔给大的,会走了就让帮家里干活。哪怕是个小奶娃娃,身上可能还肩负着找柴火的任务。年纪越大, 派到的活计也越多,十岁已经算半个劳动力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不能快速得到好处帮家里分担,恐怕不太能被人接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