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去逃难 第40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慈善堂是宣宁不久前想出来的名字, 清水县和农庄并没有“慈善堂”,但也有几个屋子是留给这些老人孩子们居住的。一开始是王家村在照顾村里的老人和孤儿, 后来人越来越多了, 新来的老人孩子自然被送去和原来的那些人一起住。平时跟着吃灶上的饭, 只不过提供给他们的不会限量。

  宣宁每隔一段时间,会给他们送一些酱料配菜鸡蛋之类的东西,其他人想起来了也会送一份东西过去。现在生活不能自理的只有一个三岁的孩子,住在一起的人轮流看着他,倒也不算麻烦。

  相比于自发开始、慢慢形成的小屋, 宣宁在一开始就明晃晃地提出“慈善堂”这个名字,不得不说, 笼络人心的成分更多一些。人们总是对愿意照顾小孩子,而且还愿意照顾老人的人多一分好感。也总是更愿意相信这样的人是善良的,是可靠的,道德底线也更高一些。

  曲水县的县民不懂得这么多, 他们只是看那些外来人更顺眼了一些。

  当宣宁提出要招保洁员,要修路修城墙的时候,大家对后者并不感兴趣,却对前者很好奇。

  什么是保洁员?

  如果有人去清水县问这个问题,那么被问到的人会往身后一指,示意那个拿着扫帚的人:“你屋里的归你自己管,外边的归他们管,反正都得弄干净。”

  不过对曲水县来说,他们还面对另外两个问题。

  个人卫生!

  驱虫!

  时间过去了太久,疫病带走了能带走的人,其他人渐渐摆脱了影响。但对宣宁来说,依然保持着一个糟糕的状态。

  她在护卫队搭好的简易帐篷里睡了一觉,久违地遇到了跳蚤。

  不同于一安顿下来就被她压着搞卫生的王家村,也不同于后来加入的那些人,当时还有疫病的威胁,宣宁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照做可能会搭上自己的性命,一个个对卫生上心得很。

  曲水县是刚被攻打下来的县城,要让所有人都洗个澡,把屋子好好打扫干净,再洒些气味刺鼻的消毒水,实在不太容易。

  但跳蚤还经常叮咬老鼠等动物,很容易传染病菌,宣宁也不能放任它们在城中肆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