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去逃难 第37节(4 / 7)
宣宁能想到的,就是把要提醒的东西掺在娱乐之中,比如故事,比如戏曲,再比如一些简单的话剧等,让人不知不觉地就记在心里。
清水县原本是个还算富裕的县城,城里人多,自然也从事了很多种职业,女支/女也有。后来洪水来了,那群女孩隐瞒身份进了农庄,不过很快被人认出来,大家虽然不屑,但也没做出什么过分的事,只是离得远远的,不和她们说话。
她们平时待在独属于她们的屋子里做绣活为生,后来抱团进了绣品厂,宣宁给她们单独拨了个院子,里面还有个小厨房。除了偶尔参加培训,她们一向窝在院子里不出门,安安分分干活。
时间长了,和其他女工的关系也略有缓和,以前缺东西总是忍着,等有机会了才高价请别人帮着买回来,现在偶尔也会出门逛逛厂子里的小杂货铺了。
说书先生也是清水县的,他有三十多岁,以前在一家茶馆里说书挣钱,后来为了生活,学起了种地。听说宣宁在找说书先生,他锄头一扔,撒腿就跑,不一会就气喘吁吁地站在了宣宁面前。等他看完宣宁给的材料,另一个头发都有些发白的说书先生才刚刚进门。
来得早的那个看都没看站在门口的同行,手脚麻利地把那几张纸塞进衣兜里,胸有成竹地说:“那几个要求我都记住了,我一个人能办的妥妥的,您瞧好吧,保管让您满意。”
门口的说书先生就有些急了:“说书,得有阅历才能言之有物,才知道怎么勾住客人,让他明天还来听,就你这么个毛头小子,断奶都没几天呢,别把事给办砸喽。”
儿子都有十多岁了但断奶还没几天的毛头小子:“……”
“老人家身体不好,说书累人,年纪大了怕是撑不了几天,还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吧。”
“你……”
“行了,”宣宁和起了稀泥:“吵什么啊,手底下见真章,一人三天,谁讲得好谁留下,不行的回去种地。”
两人对视一眼,虽然都觉得对方非常碍事,但也没办法,匆匆告辞去准备了。
宣宁至少需要两个说书先生——起码得农庄一个县城一个吧,但她偏不说,还暗搓搓专门空出时间来,去广场上听两人说书。
不得不说,年轻人确实精力更好一些。宣宁给出材料的第二天,年轻一些的说书先生就来向她申请,要讲头三天的。宣宁当然同意,还提供了个简易喇叭,准备好了桌子醒木茶水,还传出消息,说今天下工后广场上有人说书。
宣宁给的材料很简单,她试图走骗子的路,让骗子无路可走,把各种可以用来装神弄鬼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写了下来,剧情全靠说书先生自己串起来。她的要求也只有一个,要让大家知道,这些都是人为的,和老天或者什么神半点关系都没有,更不需要他们入教或者花钱。
↑返回顶部↑
清水县原本是个还算富裕的县城,城里人多,自然也从事了很多种职业,女支/女也有。后来洪水来了,那群女孩隐瞒身份进了农庄,不过很快被人认出来,大家虽然不屑,但也没做出什么过分的事,只是离得远远的,不和她们说话。
她们平时待在独属于她们的屋子里做绣活为生,后来抱团进了绣品厂,宣宁给她们单独拨了个院子,里面还有个小厨房。除了偶尔参加培训,她们一向窝在院子里不出门,安安分分干活。
时间长了,和其他女工的关系也略有缓和,以前缺东西总是忍着,等有机会了才高价请别人帮着买回来,现在偶尔也会出门逛逛厂子里的小杂货铺了。
说书先生也是清水县的,他有三十多岁,以前在一家茶馆里说书挣钱,后来为了生活,学起了种地。听说宣宁在找说书先生,他锄头一扔,撒腿就跑,不一会就气喘吁吁地站在了宣宁面前。等他看完宣宁给的材料,另一个头发都有些发白的说书先生才刚刚进门。
来得早的那个看都没看站在门口的同行,手脚麻利地把那几张纸塞进衣兜里,胸有成竹地说:“那几个要求我都记住了,我一个人能办的妥妥的,您瞧好吧,保管让您满意。”
门口的说书先生就有些急了:“说书,得有阅历才能言之有物,才知道怎么勾住客人,让他明天还来听,就你这么个毛头小子,断奶都没几天呢,别把事给办砸喽。”
儿子都有十多岁了但断奶还没几天的毛头小子:“……”
“老人家身体不好,说书累人,年纪大了怕是撑不了几天,还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来吧。”
“你……”
“行了,”宣宁和起了稀泥:“吵什么啊,手底下见真章,一人三天,谁讲得好谁留下,不行的回去种地。”
两人对视一眼,虽然都觉得对方非常碍事,但也没办法,匆匆告辞去准备了。
宣宁至少需要两个说书先生——起码得农庄一个县城一个吧,但她偏不说,还暗搓搓专门空出时间来,去广场上听两人说书。
不得不说,年轻人确实精力更好一些。宣宁给出材料的第二天,年轻一些的说书先生就来向她申请,要讲头三天的。宣宁当然同意,还提供了个简易喇叭,准备好了桌子醒木茶水,还传出消息,说今天下工后广场上有人说书。
宣宁给的材料很简单,她试图走骗子的路,让骗子无路可走,把各种可以用来装神弄鬼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写了下来,剧情全靠说书先生自己串起来。她的要求也只有一个,要让大家知道,这些都是人为的,和老天或者什么神半点关系都没有,更不需要他们入教或者花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