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辞舟沉默了片刻。

  诚如二皇子所言,党争自先帝在时便已经出现了, 李丰二派相争不休,祸乱朝堂。等到当今登基,便许王氏一族高官厚禄,加官进爵不止, 总算是借着扶植起来的妻族势力打压了前头苟延残喘的李党,却不曾想,王氏又是势大了。

  于是便有了老牌贵族萧氏的再度崛起。

  奈何也不知道是该说先帝时的朝堂已经给他们留下了传统,还是说当今到底不是被当做太子或者太子备选人养大的,在种种手段上欠缺了那么两分,萧氏与王氏围绕太子之位展开的斗争竟然又愈演愈烈,演变成了党争之患。

  当今一直试图在两党、两个儿子中构建一种平衡——既然无法消除党争,不如坐山观虎斗,以收渔翁之利,保证自己身下的位置不会被动摇。但是很显然,如今他的天平倾向的是二皇子,可天下大势所倾向的,却是既嫡且长的大皇子。

  “江南多文士……”顾辞舟低低叹了一句。

  御驾一路行至庆州,便弃车登船,沿大运河而下。不过数日,便已至吴州地界。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顾辞舟开窗远眺,入目便是青砖与白墙,绵延直向天边,最后隐没于黛青的远山影下。为了迎接圣驾,江南官员纷纷在一些有空旷场地或者楼阁的岸边安排了歌舞表演,笙歌连昼不歇。到了白日里,沿河两岸还有百姓扶老携幼地赶过来,隔着护卫争先恐后地对着御驾磕头。

  “先生你看,这便是天子。”赵钧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很轻,却仿佛坠着什么一样,有种沉甸甸的分量。

  顾辞舟转过头,看见他正在望着两岸叩头高呼的人。

  这位二皇子如今已是十六岁,已然是个高挑清瘦的少年,眉眼却依稀还带了些稚气,大约是抽条抽得快了些,锦绣华服难掩单薄的身量。

  但是他的气势却很足。

  顾辞舟看了看他,赵钧对于他这个顾家出来的、已经在定国公府门下待了不少年头的人很是放心,从来不在他面前掩饰自己的勃勃野心。

  顾辞舟笑起来:“是的,殿下。”

  除了这些吴侬软语,江南官员还都憋着一股劲,要给陛下欣赏欣赏他们当地的“名士风流”,因此还特意安排了官学学子向陛下请教的戏码。陛下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借着这个机会展现自己礼贤下士的风采。因此在吴州州府所在地荷城下船之后的第二日,陛下就开始接见江南学子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