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僧,朕劝你适可而止 第3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天后,果然等来了招新大会。

  清音寺位于峨眉山顶,左右两端河水湍急,这寺就建在两河汇合的凤凰嘴上,烟波浩渺,云蒸霞蔚,犹如仙境。水击石山,远远可闻喧响清澈,自成曲调,霎是好听,所以“清音寺”因此而得名。

  同在这座山上的,还有多个寺庙,但香火远不如清音寺这般旺盛。

  原因无他,淳修写道:只因这里有湛寂佛子!多少人跋山涉水,不论是拜佛求平安还是出家的人,大多冲他来的。

  之前萧静好还觉得危言耸听,寺中能人异士如此之多,怎么说也得雨露均沾才是。

  今日她算是见识到其中厉害。刚过破晓,进寺之人便络绎不绝,从山顶到山脚排成一条长龙,光想拜湛寂为师的就有好几千人,甚至还有因倾慕他而来的少女少妇们。

  自佛教传入东土几百年间,统治者为控制僧人数量泛滥,朝廷规定,凡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佛寺,必须通过测试来选拔僧人,称为“试经度僧”,而清音寺今年只计划招十人。

  萧静好不求一定要拜湛寂为师,只要其他禅师愿意收她便可,然几千个参考者,她想挤进前十,更是难上加难。

  人潮涌动,她好不容易寻到个稍微高点的地方,放眼望去,几乎每个禅师都身披袈裟盛装出席,但那抹颇具辨识度的身影却不在其中——湛寂没来!

  “湛寂佛子是不会参加这种活动的。”

  说话之人话语柔和,谈吐芬芳,很是谦逊。

  萧静好寻声望去,是个比她高出很多的少年郎,年龄也应该比她稍长,一头青丝玉冠束发,穿着讲究,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她今日也穿了湛寂给的衣裳,经过一番梳整,整个人看上去精神了不少,大有“公子如玉、明眸皓齿”的潜力。

  “郎君何出此言?”她礼貌拱手行礼,问道。

  那人道:“实不相瞒,去年我就来过,人比今年还多,但那佛子最终都没露面,传闻说他从不出席这种活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