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不合 第486节(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绿意的兄长功课还算不错,不到弱冠之龄便考取了秀才。

  虽然在长安城,秀才遍地走,甚至还有不少被视为族中之耻的大族子弟也在这个年纪考了秀才,可这要看出身的。

  甄仕远自己便是这般读书读出头的,深知对于这等祖辈连字都不识的农户之族中出一个功课不错的子弟的艰难。

  读书学问也有氛围之说,否则为何“孟母三迁”?更为何身边徐和修和谢承泽这二位年纪轻轻便能直入官场,如鱼得水?家里助力,人本聪明这些就不说了。自幼长在那样的环境之下,接触的都是谈吐儒雅的大儒,要读书还有第一流的启蒙先生,这些都不是寻常百姓所能比的。

  绿意的兄长也不是自小就接触的书本,也只是长到了十多岁才接触到的书册,所以,这么一算,绿意的兄长还算不错的,未来难免没有读书出头的可能。

  而绿意的兄长也是个好兄长,他每每在学堂放课回来之后都会将课堂所学教予一些给绿意和紫檀二人,也因着这个缘故,虽是出身农户之家,绿意和紫檀却不仅识字说的一口好官话,也比寻常农女聪慧得多。

  对于祖辈都不识字的绿意和紫檀族人来说,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后来,学堂的先生表示绿意的兄长资质不错,若是能去好一些的学堂跟随更好一些的先生,未免不能出人头地云云的。

  这对于大多数族人连字都不识一个的农户之族不可谓不惊喜。

  先生惜才,还特意托了人帮绿意的兄长寻到了长安一家曾经出过不少进士的书院。不过这样的书院学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两家人一合计决定送绿意的兄长去那书院,在甄仕远看来这个想法是对的,若不放手一搏,两家人世代还会继续做辛劳耕种的农户,若是放手一搏,将来子孙未必不能翻身成官户。

  只是如此一来,家中开销便有些捉襟见肘了。时值冬日农闲,两家人听闻外地药材卖的价高,村中山头恰巧就有这么一大批药材,便决定将药材贩去买卖,他们未请镖师,想着也不是多贵重的物品,再加上世代庄稼汉,都是有气力的,便带了些耕种的锄头等物踏上了路程。

  因着家里全部家当都在那些药材身上,村里民风淳朴,几代也未出过什么事,是以两家人只留了绿意和紫檀两姐妹在家中喂着鸡鸭家畜,其余人便都踏上了护镖的道路。

  至于绿意的兄长当时正巧学堂放课,算了算一来一回的日子也是够的,便也跟着一起去了。这也是为什么之后只有绿意和紫檀活了下来,而绿意的兄长虽然活着却成了乞儿还缺了一眼的原因。

  “这一趟出门原本是定好半个月就能回来的,半个月到了之后,却并未见到他们的身影,一开始我和紫檀还不觉得有异,毕竟冬天而且那些时日附近也下了雪,路上走的慢些耽搁些时日也是正常的。”绿意声音之中有些发颤,神情怆然,似乎再次回到了让她和紫檀的人生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那些时日,“村里的乡民都是热心的,知晓我们两家的事情之后,大冬天不顾风雪上山顺着他们的去路寻人,第一日寻了整整一日徒劳无功,待到第二日一大早,我和紫檀终于等来了消息,是村里一户养的狗找到了我的兄长,可是他却……”

  她那个被赋予了改变两家人命运的兄长,也是村里的第一个秀才,素日里有不少村中姑娘暗暗爱慕的兄长被救回来时居然变成了那个样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