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3 / 3)
陈大奶奶点点头,缓缓靠在床头上,“我们陈家发家在清朝康熙年间,当年大斧头村有个姓陈的二十七岁的年轻小伙子……“
“嘻嘻,我知道啦,那不就是我陈家的祖先么? “
陈大奶奶脸一沉,“别打岔!“
“不打岔,不打岔。”陈娘庚其实也没什么心思听!
“你说得没错,这陈姓小伙子就是我们陈家发家的第一代,名讳上望下平,咱家后堂上供的那块‘望平公’的牌匾就是他……当年,陈家还没有发家,望平公身边有七十岁的老母,还有4个子女。他白天就来茶阳城做散工,夜晚就赶回大斧头村家里住,过着一天饱,一天饥的日子。好在他做人老实厚道,干活舍得下力气,从不小偷小摸,也不搬弄是非,大家都很照顾着他,哪家哪户要个人手帮忙,都会提到他,先把活儿给他做。所以这日子虽然过得穷苦,但陈家还支撑着下去……”
陈大奶奶歇了口气,“所以,别看不起穷人,穷人也有翻身的一天……你在外面为非作歹老娘都没有管你,但你对待下人和佃农要是不客气,我就不依你,你可知道为什么?” ↑返回顶部↑
“嘻嘻,我知道啦,那不就是我陈家的祖先么? “
陈大奶奶脸一沉,“别打岔!“
“不打岔,不打岔。”陈娘庚其实也没什么心思听!
“你说得没错,这陈姓小伙子就是我们陈家发家的第一代,名讳上望下平,咱家后堂上供的那块‘望平公’的牌匾就是他……当年,陈家还没有发家,望平公身边有七十岁的老母,还有4个子女。他白天就来茶阳城做散工,夜晚就赶回大斧头村家里住,过着一天饱,一天饥的日子。好在他做人老实厚道,干活舍得下力气,从不小偷小摸,也不搬弄是非,大家都很照顾着他,哪家哪户要个人手帮忙,都会提到他,先把活儿给他做。所以这日子虽然过得穷苦,但陈家还支撑着下去……”
陈大奶奶歇了口气,“所以,别看不起穷人,穷人也有翻身的一天……你在外面为非作歹老娘都没有管你,但你对待下人和佃农要是不客气,我就不依你,你可知道为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