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2 / 4)
“改日带他进宫让朕瞧瞧。”文清帝道,“他救了老九立下大功,理应有赏。”
“是。”谢承躬身作揖,藏住眼中的警惕。
……
琼林宴结束后,朝廷立刻着手彻查段家侵吞田产一案。负责此案的官员是睿王一系,恐怕打定主意让忠王翻不了身。
朝中参忠王的奏折一本接一本,文清帝气得病重罢朝,暂由睿王代理朝务。
忠王被禁足,方志洲也因对段家一案的失察被罚了俸禄。
毅王倒是因赈灾有功受了赏,被下放到户部任职。
与此同时,吏部开始给新晋文武进士安排官职。
文举进士大多按惯例安排,段书文得了外放杭州某县的调令,张涛等人也各有去处,谢承则入了翰林院。
段御被除名后,文清帝似乎无意追究武举舞弊一事,武举考官自认躲过一劫,谁知却又因为各种问题被文清帝叱责、罚俸、贬职。
而吏部呈给文清帝的武进士职位安排接连被否,经总管太监提点才意识到问题所在。最后将武进士全部安排到各地驻军当中不起眼的位置,文清帝才勉强批复同意。
朝臣这才明白,文清帝看似不追究,实则都记在了心里,并且压根不打算重用这一届武进士。
官职定下之后,新晋文武进士按惯例有一到两月的假期,可以衣锦还乡。
谢承建议段书文等人尽快返乡。
“如今陛下病重,睿王和九王风头正盛,忠王如履薄冰,恐怕已经坐不住了。”谢承分析道,“京城很快就会乱起来,阿姐和姐夫不宜久留,不如早日返乡,届时直接去上任。”
↑返回顶部↑
“是。”谢承躬身作揖,藏住眼中的警惕。
……
琼林宴结束后,朝廷立刻着手彻查段家侵吞田产一案。负责此案的官员是睿王一系,恐怕打定主意让忠王翻不了身。
朝中参忠王的奏折一本接一本,文清帝气得病重罢朝,暂由睿王代理朝务。
忠王被禁足,方志洲也因对段家一案的失察被罚了俸禄。
毅王倒是因赈灾有功受了赏,被下放到户部任职。
与此同时,吏部开始给新晋文武进士安排官职。
文举进士大多按惯例安排,段书文得了外放杭州某县的调令,张涛等人也各有去处,谢承则入了翰林院。
段御被除名后,文清帝似乎无意追究武举舞弊一事,武举考官自认躲过一劫,谁知却又因为各种问题被文清帝叱责、罚俸、贬职。
而吏部呈给文清帝的武进士职位安排接连被否,经总管太监提点才意识到问题所在。最后将武进士全部安排到各地驻军当中不起眼的位置,文清帝才勉强批复同意。
朝臣这才明白,文清帝看似不追究,实则都记在了心里,并且压根不打算重用这一届武进士。
官职定下之后,新晋文武进士按惯例有一到两月的假期,可以衣锦还乡。
谢承建议段书文等人尽快返乡。
“如今陛下病重,睿王和九王风头正盛,忠王如履薄冰,恐怕已经坐不住了。”谢承分析道,“京城很快就会乱起来,阿姐和姐夫不宜久留,不如早日返乡,届时直接去上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