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219节(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佩瑜已经暗中决定,就算永和帝不打算让肃王或者重奕去燕国以身犯险,他也要主动上折子,请求去赴燕国的邀请。

  重奕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想去燕国的心思就格外迫切,半点都不比宋佩瑜差。

  永和帝望着燕国送来的信陷入沉思。

  从燕国与黎国、卫国在曾镇争夺金矿,将近两年不停增兵,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最后却血本无归,导致燕国元气大伤后。

  燕国对待赵国的态度,就失去长久以来的强硬。

  等到永和五年,赵国将卫国变成卫郡,东梁与西梁都主动对赵国表示臣服。

  不仅来往于奇货城的游商越来越多,连带着奇货城周边,但凡是有水泥路的地方,都变得空前繁华,近些年甚至有小江南之称。

  燕国权衡各种利弊后,一改永和帝称帝初期,年年往赵燕边境增兵,甚至在永和帝寿辰都要专门派‘使臣’来找永和帝不痛快的行为。

  对于燕国来说,想要买燕国没有的东西,只有两个选择。

  要不从奇货城或者顺着赵国的水泥路买燕国没有的东西,以远远低于从前的价格、花费和时间带回燕国。

  要不然,就要远行江南去买燕国没有的东西,无论是买东西的花费还是路上的花费都要提升至少六七倍。

  赵燕边境的情况,从燕国年年增兵,赵国不得不保持与燕国相同的频率增兵,到燕国开始年年撤兵,赵国也逐渐空出余地在赵燕边境换防。

  从永和八年开始,燕国就屡次朝赵国示好。

  燕国连示好都是那么高高在上,永和帝明显能从孝帝的亲笔信上感受得到,孝帝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他与对方成为相同的身份,屈尊与他示好。

  所以永和帝从来都没理会过孝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