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49节(4 / 7)
他朗声道,“臣身为殿下的伴读,只要殿下还在读书,臣就不会离开学堂。”
“嗯?”永和帝短暂的笑了下,似乎在与宋佩瑜开玩笑,“错过这次机会,等你要入朝的时候,未必还会有恰到好处的正四品官等着你。到时候你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臣今日去了詹事府,来日才会后悔。”宋佩瑜说这句话不仅是在讨巧,更是发自内心,因此能坚定的面对永和帝审视的目光不退缩。
詹事府说是小朝堂却远远没法与真正的朝堂相比,不过是暂时为重奕办事的地方。只要他还在重奕身边,能打着重奕的旗号行事,去不去詹事府都不愁詹事府的人不为他所用。
真正想要在朝堂站稳脚跟,在三省六部轮转历练才是他该走的路。
相比之下,刚入朝时的官品对于已经是正三品太子宾客的他来说反而没那么重要。
永和帝当真像他所说的那样,是想让众人自己选择,见宋佩瑜态度坚定,就将目光投向了一边的吕纪和。
吕纪和昂头去看永和帝,没有丝毫犹豫,“和也愿意继续陪殿下读书。”
接二连三的被拒绝,永和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出来,“你又是为何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吕纪和并不畏惧与永和帝对视,朗声道,“和来东宫学堂本就是为陪殿下读书,做事总要有始有终,殿下不再读书之时,才是和要去做其他事的时候。”
永和帝越过吕纪和又去看后面的人。
大公主和惠阳县主自然不能去詹事府任职,还拿了乙等的是柏杨和盛泰然。
柏杨对自己尴尬的身份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他是燕国世家的小公子,阴差阳错才会落入永和帝手中。要不是云阳伯说情,别说是质子,可能坟头的草都有半人高了。
如果不能回燕国,他留在赵国最好的结果莫过于混吃等死。
他才是最不能离开东宫学堂入朝的那个。
↑返回顶部↑
“嗯?”永和帝短暂的笑了下,似乎在与宋佩瑜开玩笑,“错过这次机会,等你要入朝的时候,未必还会有恰到好处的正四品官等着你。到时候你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臣今日去了詹事府,来日才会后悔。”宋佩瑜说这句话不仅是在讨巧,更是发自内心,因此能坚定的面对永和帝审视的目光不退缩。
詹事府说是小朝堂却远远没法与真正的朝堂相比,不过是暂时为重奕办事的地方。只要他还在重奕身边,能打着重奕的旗号行事,去不去詹事府都不愁詹事府的人不为他所用。
真正想要在朝堂站稳脚跟,在三省六部轮转历练才是他该走的路。
相比之下,刚入朝时的官品对于已经是正三品太子宾客的他来说反而没那么重要。
永和帝当真像他所说的那样,是想让众人自己选择,见宋佩瑜态度坚定,就将目光投向了一边的吕纪和。
吕纪和昂头去看永和帝,没有丝毫犹豫,“和也愿意继续陪殿下读书。”
接二连三的被拒绝,永和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出来,“你又是为何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吕纪和并不畏惧与永和帝对视,朗声道,“和来东宫学堂本就是为陪殿下读书,做事总要有始有终,殿下不再读书之时,才是和要去做其他事的时候。”
永和帝越过吕纪和又去看后面的人。
大公主和惠阳县主自然不能去詹事府任职,还拿了乙等的是柏杨和盛泰然。
柏杨对自己尴尬的身份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他是燕国世家的小公子,阴差阳错才会落入永和帝手中。要不是云阳伯说情,别说是质子,可能坟头的草都有半人高了。
如果不能回燕国,他留在赵国最好的结果莫过于混吃等死。
他才是最不能离开东宫学堂入朝的那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