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3)
我仰起了头看他,他鬓边的黑发,真的有了星星的白,微微下垂的眼里,有着泪。怜悯心动,陪谁不是陪,都一样的。我嫣然一笑,陈教授,你不是出国了么,怎么还在这里?
我为什么出国?我又不是在逃犯,我为什么要跑了出去?唉,一言难尽。他长叹一口气,抱着我坐下,诉说着他的遭遇。那女子如何敲诈他,如何处心积虑,如何坏他名誉,和新闻媒体上刊登的颇有出入,我默默地听着,直至他说完,我才笑着弹了弹他的下巴,陈教授,你这个知道分子,最不知道的是你自己,你为什么不自己先忏悔忏悔?
他看着我,忏悔?
我说,是啊!你为什么不忏悔?恩怨情仇,都是你惹出来的。如果我没记错,你一直喜欢当魅力测试员,始乱终弃。我若迟生几年,我也学那女孩子,我才不去当什么三陪女。你看看这样多划算,只陪一个男人,就出传记,演电影,坐收名利,何乐而不为?那女孩是个聪明女子呢——
得,他打断我,又不是我追的她,是她先追我,腻着我,我也没强奸她,两个人都愿意。她,她利用我——
谁肯用三四年的青春利用一个男人?谁肯?陈教授,把时间押上去的总是有爱的成分,就算利用,那也是人家的青春回报费,想开点,为别人想想。
他看着我,突然把头埋在我的怀里,杨爱,我现在很孤独,妻子离婚了,儿子不认我了,我声名狼藉......
我摸着他的头发,我那曾经很熟悉的头发,一根一根。我不能再责备他,他是买乐子来的。我笑着安慰,陈教授,日子总会过去,大众的胃口,日新月异,他们很快就会把你忘记,所以你不必这样,慢慢地过吧。
不想再让他难过,让客人高兴是我们的职责,晓得他一向爱卖弄,于是掏出包里的那砚,向他打听打听这砚的价格。陈教授,你看看,看看这个值多少钱?
说着把那砚递给他,只是一瞬,我却看见,一个古装的男子,骑着战马,浴血疆场,杀,杀,杀,砍着清兵的头颅,砍柴切瓜,豪气万丈。但终因寡不敌众,跌下马来。长辫子清兵刹那围了过去,口里欢呼着,活捉陈子龙,活捉敌军统领陈子龙!
他单腿半跪,清俊儒雅的面孔因满面的血滴,一如雕塑,仰头看着苍天,喊了一声,天亡大明,我力已尽。说罢,举刀狠狠的自刎。血流了出来,热辣辣地溅了围上来的士兵一脸,如一碗泼溅而出的鹤顶红,毒得那些人猛地站住,慑于他的威猛和英勇而不敢动。
半天,斜阳如坟,他缓缓地倒在那血色的坟里,和他的国家一起沉沦。
......
那一年是顺治四年,杨爱,卧子死于顺治四年的江南战场,即1647年,那一年顺治皇帝晋封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很多历史学家说卧子死于苏州河上,说是清兵押着他上南京,他趁他们不备,跳河自尽了。他们都错了,这衡芜砚下面有记载,是柳如是的亲笔篆刻,卧子是死于江南战场的。
第五章
↑返回顶部↑
我为什么出国?我又不是在逃犯,我为什么要跑了出去?唉,一言难尽。他长叹一口气,抱着我坐下,诉说着他的遭遇。那女子如何敲诈他,如何处心积虑,如何坏他名誉,和新闻媒体上刊登的颇有出入,我默默地听着,直至他说完,我才笑着弹了弹他的下巴,陈教授,你这个知道分子,最不知道的是你自己,你为什么不自己先忏悔忏悔?
他看着我,忏悔?
我说,是啊!你为什么不忏悔?恩怨情仇,都是你惹出来的。如果我没记错,你一直喜欢当魅力测试员,始乱终弃。我若迟生几年,我也学那女孩子,我才不去当什么三陪女。你看看这样多划算,只陪一个男人,就出传记,演电影,坐收名利,何乐而不为?那女孩是个聪明女子呢——
得,他打断我,又不是我追的她,是她先追我,腻着我,我也没强奸她,两个人都愿意。她,她利用我——
谁肯用三四年的青春利用一个男人?谁肯?陈教授,把时间押上去的总是有爱的成分,就算利用,那也是人家的青春回报费,想开点,为别人想想。
他看着我,突然把头埋在我的怀里,杨爱,我现在很孤独,妻子离婚了,儿子不认我了,我声名狼藉......
我摸着他的头发,我那曾经很熟悉的头发,一根一根。我不能再责备他,他是买乐子来的。我笑着安慰,陈教授,日子总会过去,大众的胃口,日新月异,他们很快就会把你忘记,所以你不必这样,慢慢地过吧。
不想再让他难过,让客人高兴是我们的职责,晓得他一向爱卖弄,于是掏出包里的那砚,向他打听打听这砚的价格。陈教授,你看看,看看这个值多少钱?
说着把那砚递给他,只是一瞬,我却看见,一个古装的男子,骑着战马,浴血疆场,杀,杀,杀,砍着清兵的头颅,砍柴切瓜,豪气万丈。但终因寡不敌众,跌下马来。长辫子清兵刹那围了过去,口里欢呼着,活捉陈子龙,活捉敌军统领陈子龙!
他单腿半跪,清俊儒雅的面孔因满面的血滴,一如雕塑,仰头看着苍天,喊了一声,天亡大明,我力已尽。说罢,举刀狠狠的自刎。血流了出来,热辣辣地溅了围上来的士兵一脸,如一碗泼溅而出的鹤顶红,毒得那些人猛地站住,慑于他的威猛和英勇而不敢动。
半天,斜阳如坟,他缓缓地倒在那血色的坟里,和他的国家一起沉沦。
......
那一年是顺治四年,杨爱,卧子死于顺治四年的江南战场,即1647年,那一年顺治皇帝晋封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很多历史学家说卧子死于苏州河上,说是清兵押着他上南京,他趁他们不备,跳河自尽了。他们都错了,这衡芜砚下面有记载,是柳如是的亲笔篆刻,卧子是死于江南战场的。
第五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