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起来万长生也是调皮。

  画小了容易泯然众人,那我就画长点,很长,好比历史上那些名作《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等都是这种卷轴的形式。

  在没有手机电脑相机的年代,也没有那么方便谁都能飞来飞去出国旅游,古人欣赏记录难得一见美景的方式就只有绘画。

  碰上这种动不动河山万里,江山大都市的场景,随着慢慢把卷轴展开,就好像看电影摇机位一样,屏幕上的景色目不暇接。

  万长生就打的这个主意。

  其实在他这种绘画能力看来,无非就是个以量取胜。

  没多少创新。

  真的,相比雕塑这种立体化的装置结构表现形式,绘画已经越来越脱离古时候的实际用途,特别是国画,已经基本上只剩下文人雅士自我陶冶情操的功效。

  也很难玩出什么新花样。

  毕竟数千年来的古文化,已经把能画的都画过了。

  这又是种特别讲究传统的技艺,很难像西洋油画那样,在十八十九世纪,忽然从写实的古典派,开始转向印象派、现代派、后现代主义等一系列新花样。

  国画这些年挖空心思想改变的新招也都搞过,不是被骂得要死,丢了老祖宗的手艺,就是只能骗点外国人的钱,始终难出大家。

  各种流派为了自身利益或者权威性,争得也很厉害。

  就好比老童和老苟,都属于国画范畴内部的争端。

  万长生肯定不会去蹚这种浑水,所以中规中矩的兼工带写,整体按照现代穿着特点,却遵循古风画法的笔迹来呈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