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欢笑跟吵闹糅合成的喧哗中,她双手把大部头抱在胸口,口罩上的眸子透着和周围不匹配的安静笑意,看万长生不太习惯的抓着把手,在车辆行进中摇晃或者被挤得有点无可奈何。

  她就更笑。

  万长生都随便她了,因为他知道就在这两天,杜雯要启程前往平京参加面试,要说万长生心里毫无涟漪那肯定是骗人,但他自己都没体会过这种淡淡的情绪是什么。

  甚至有点新奇的在暗自分析。

  以朋友之道平静送别就是。

  到得步行街商业中心,倒也不用从前门挤到后面下车,全都要下来,万长生对人山人海的步行街气氛感到很吃惊。

  这是种和观音庙庙会不太一样的人头攒动,大家没有神佛拜见,也没有烧香求签的节目,就是纯粹的凑热闹,感觉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么多人挤在一起就很乐了,周围商业广场购物中心大厦上,偶尔的什么欢庆圣诞平安夜画面都能引得一片片笑闹议论声。

  绝大部分十多岁的年轻人是主力,无处发泄的精力配合这个年纪特有的想获取关注出风头心理,让他们到处嬉戏打闹。

  引得人群时不时会因为他们的横冲直撞,惊呼闪躲混乱下。

  刚刚下车,杜雯就在路边小贩手里买了个有红色尖角的发箍戴上,哪怕口罩都遮住了脸,仅凭一双眼也能透着俏皮的美丽,特别是打开发箍上的开关让红色尖角亮起灯来,周围本来就在左顾右盼的人群,都会不由自主的注意到这个女孩儿,真好看。

  万长生不看,他个头算高的,挺直了背尽量远眺观看这种盛况,心里想的都是要是非得表现这么多人的场景,该怎么画。

  中国画历史上大场面最出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图》,几百上千的人物真是拉开了历史画卷一般,展现整个火热的社会生活同时,栩栩如生的展现每个角落的小人物生活,相比之下万长生到现在看见的西洋画大场面,大多凸显的还是有最中心人物,这和中国画散点聚焦的方式不太一样。

  嗯,在这种年轻男女带着浪漫心思来平安夜晃悠的时刻,万长生心里想的是这个。

  好在旁边忽然一阵喧闹混乱时,他还是能下意识的一把牵住身边姑娘的手,让杜雯躲到他身后,然后那慌乱的人流冲击,到他这里就跟遇见了中流砥柱似的,巍然不动,万长生甚至还有力气,伸手扶住个差点摔倒的少年,但杜雯那只手就再也没松开,紧紧环住靠在他背上。

  和其他人站在这热闹非凡的步行街上打发时间不同,连这样的时光都格外珍贵,只站了十多分钟,杜雯就拉了万长生的手:“回吧,拍个照就回。”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